“既然四叔爺心意已決,我就不勸什麼了!”
說著,大丫吩咐李辰拿出聖旨,朱棣見聖旨到了,剛要行禮,卻被大丫扶了起來。
“父皇說了,四叔爺有傷在身,不必行禮,直接看吧!”
大丫把聖旨塞到朱棣手上,朱高熾也湊過去看了起來。
聖旨說了幾件事!
呼蘭呼失溫脫離北平都司統轄,北海承宣布政使司成立,朝廷會派官員過來治理漠北各地,治所就定在呼蘭呼失溫。
北海都指揮使司也同時成立,這就意味著,各地要建立衛所,朝廷出錢搞建設,至於衛所的兵,就要拆燕藩的兵填進去了,同時也要分出一批軍官,朝廷也會派一批司馬院的軍官過來,共同搭起北海都司的架子。
另外,朝廷也會在呼蘭呼失溫,和林等幾個地方蓋幾座寺廟,安頓前來弘揚佛法的僧侶。
最後一事,也是燕藩接下來要做的事情,疏通,拓寬從北海到飲馬河的水域。
大大小小數件事,讓朱棣父子一時沒消化完,足足看了一炷香的時間才緩緩合上聖旨。
“四叔爺,叔父,這裡沒有外人,你們有什麼疑問,或者想說的,都可以提出來,父皇畢竟沒有燕藩了解漠北之地,如果不合理,可以再談,再改……”
大丫以退為進,聖旨都出了,等於昭告天下,還能改個屁。
其實朱棣也沒什麼想問的,聖旨都寫的很清楚了,如今漠北的敵人已滅,朝廷難免會提防,猜忌燕藩。
換而言之,以後的燕藩會不會取代遊牧,成為割據一方的藩鎮,或者敵人,這都說不好啊。
“四叔爺,叔父,你們莫要多想,父皇沒有要削弱你們燕藩的意思,而是要想穩定漠北各地,必須要設立衛所鎮守,你們比我一介女流更懂軍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對於敏感的兵權之事,大丫主動說道:“而且父皇也定了,北海都指揮使由燕藩的張玉將軍擔任!”
張玉是燕王的左膀右臂,由他擔任指揮使,相當於兵權還在燕藩手裡,不過是兵力分散了而已。
朱棣聽後,心中頓時慚愧不已,一時也說不出來話了。
“大侄女,這疏河道……”
麵對大胖的疑問,大丫緩緩說道:“父皇發動這場戰爭,有一部分原因就是為了北海,也可以說是為了那裡的水,用北海之水灌溉西北,養成糧倉,後來經過和臣子議會才明白,這個計劃很難實現,從飲馬河到河套之地,中間隔著一片戈壁沙漠,實在難以處理,所以隻能先把飲馬河到北海的這些河流治理好!”
“至於引水灌溉西北之地,隻能暫時擱置了,叔父博學多才,可以想想辦法,解決一下那片戈壁沙漠的難題!”
大胖連連點頭道:“原來是這麼回事,這事我真得好好想想了!”
“治理漠北之地,非一朝一夕之功,慢慢來吧!”
朱棣笑了笑說道:“就是沒有想到,朝廷治理漠北的方法竟然是弄一群僧人前來傳播佛法!”
朱高熾樂嗬道:“還彆說,這一招還真有用!”
幾人說著笑話,朱棣突然問道:“大丫,你來一趟不容易,讓瞻基帶你玩幾天再走吧!”
大丫笑道:“四叔爺,這一次來漠北,我沒打算一時半會就回去,我帶你們去北海那一邊看看!”
喜歡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孫請大家收藏:()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