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開海後,朝廷設立了四個市舶司,江南的商業逐漸也變得繁榮起來。
朱雄英繼位之初,推行新政,對江南的士紳進行過殘酷的打擊,可開海後也讓他們吃到了紅利,所以,永興皇帝並不欠江南什麼。
楊榮是八閩之地人,出身名門望族,本身家族就很龐大,趕上朝廷開海,楊氏一族抓住這個機會,組織船隊下海,吃了不少紅利。
但楊榮本人並沒有經商,畢竟那是賤業,隻有讀書入仕才是正道,作為家族的天之驕子,楊榮從小被家族寄予厚望,十七歲中秀才,二十歲進國子監……
按理說,出道入仕,哪怕以後入閣拜相都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可自從遇到了永興皇帝仿佛中了魔咒,原本一片光明的前途也不再光明了。
先是差點牽扯進南北榜案,又差點被太祖砍了,後來僥幸活了下來,在永興朝苦熬二十多年,和他同時入仕,甚至比他還晚的一些人不乏六部主官和封疆大吏,或者東宮輔臣,而他楊榮,如今隻是一個參政,還是漢南這地方的參政,至今都被混上一個布政使。
看看景清,張顯宗,韓克忠這些人,哪個不位極人臣了,就連陳丕那個啥也不是的人都乾到了兵部尚書,而楊榮還在漢南這地方苦苦掙紮。
他曾經找過吏部的張忱,想更進一步,張部堂根據他的政績也向朝廷如實報了上去,不管是尚書,侍郎,還是地方的布政使,按察使……皇帝那一關都沒過去!
這也讓楊榮徹底絕望了,他這輩子很難再離開漢南了。
辭官,不至於,畢竟漢南的參政也是正三品官,布政使的左膀右臂。
可一個偏遠之地的參政怎麼能滿足心高氣傲的楊榮。
儘管楊榮謀劃的很不錯,但操作起來,很難!
當然,朱文均不會天真到這個地步,他心裡明白,他連湘王那一關,他都過不去,更何況,漢南還有唐王,安王,還有平安,藍春,瞿能,張輔……
瑉王拿著一道聖旨,詐出了忠奸,誰是真心想救皇帝,誰是圖謀不軌……
……
兩個月後!
一根箭矢射進孟艮城內,刀哀立馬取下,拿到皇帝麵前。
朱雄英解開上麵的布條,上麵密密麻麻寫了一大堆字,從筆跡可以看出來,除了三兒子涼王,沒人能寫出這麼醜的字了。
“父皇,你的計劃我已經全都知道了!”
開頭第一行字就讓朱雄英眉頭緊皺起來,問道:“誰告訴他的?”
身旁的李泰一愣:“這……”
這誰知道啊,被困在孟艮府又不知道外麵的消息。
“告訴父皇一個好消息,兒臣造反了!”
朱雄英瞬間愣住了,還以為自己看錯了,仔細看了好幾遍,才發現沒看錯,就是這樣寫的。
“太子讓朝廷退兵,可兒臣抗旨了,沒有走,把兵馬留了下來,準備把父皇救出來!”
看到這裡,朱雄英鬆了口氣,隻要沒扯旗自立,和朝廷打起來就還好說。
“十八叔爺,瑉王來了,告訴兒臣,這一切都是父皇的計劃……”
“爹,你知道兒臣聽後是什麼感想嗎?”
“兒臣差點哭了!”
“被父皇騙哭的!”
“為了救父皇,兒臣差點走錯了路!”
“我這一輩子差點讓你給毀了!”
“我就不該有這麼多的孝心!”
“爹,都怪你,我恨你!”
看到這裡,朱雄英心中確實生出一絲的愧疚感,他差點坑了老三,一旦涼王邁出那一步,真就萬劫不複了,就算他這個永興皇帝都救不了。
“可話又說回來,天下沒有不是的父親,隻有不孝的兒子,你想乾的事,我都幫你乾了,皇帝陛下如果在孟艮住夠了,那找個黃道吉日可以出關了,你在城上豎起大纛,到時候臣去接你!”
看完後,朱雄英有些哭笑不得,老三心裡不舒服,頗為怨恨他爹騙人。
“看來不少人都猜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