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有餘首輔在旁掣肘,娘娘以後行事恐不太方便!”劉心瑤歎道。
任何一個當權者想要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都絕非易事。即便是曆代帝王獨攬大權,但凡政令不能做到令各方滿意,依舊會受到阻礙。林雲紫還有餘家這個政敵。
所以,不管是為了給林雲紫掃清障礙,還是防止餘家今後反撲,他們都得想辦法把餘家人踢出權力中心。
林文康此時插話道:“得等一個時機!既不被天下人詬病,又能一擊中的。”
這話的意思,以軍權震懾餘家,壓迫餘首輔屈服,就會被天下文人詬病。
林文康接著對眾人道:“餘家作為江南文人之首,對江南的學子和入仕的江南官員有極大的影響力。
且餘家清貴,一向口碑極好。整個大乾的文人對餘家也很是推崇。這是餘首輔如今最大的倚仗。我們想要徹底將餘首輔踢出局,就得從這一點入手。”
林雲珠聽他這樣說,以為他有了想法。
便問道:“二哥可是有什麼好辦法?”
林文康卻是搖頭,“隻是有些想法,但具體如何操作,能不能成?得尋到一個天時地利的時機。”
林雲珠倒是不奇怪他這樣說,餘家這種頂級世家,幾乎每一代都有人進入中樞。他們對朝堂的滲透是各種方麵的。哪有那麼容易就被扳倒?
看餘首輔最近的動作,依舊很有章法。
自從皇上的遺詔公開後,餘家再也不敢對林雲紫出手。
因為林雲紫一旦出事,嫌疑最大的就是餘家人。
就算餘家不在意名聲,弄死了林雲紫挾持小皇上。永寧伯府立馬就可以打著清君策的名義,憑壽春侯府的軍隊,或是鎮南王府的軍隊反攻京城。
林雲紫身後的軍權是餘首輔最害怕的事。
他現在行事很謹慎,絕對不會讓林家人逮到可以動用軍權的機會。
而林雲紫為了不被天下人詬病,也不會輕易動用。
餘首輔最近在內閣弄了一係列收攏民心的政令下達出去。
比如,對北方雪災地區減免賦稅,西南部分乾旱地區免除了徭役,對取得了童生功名的貧困學子予以幫扶,等等。
這些政令由餘首輔提出後,還要在朝堂上討論,最後由內閣和兩位太後決斷。
現在國庫也不算緊張,且戶部本就是餘首輔在管,又是體恤百姓的政策,大家也沒什麼意見。
林文傑派去各地打探消息的人回來說,各地的讀書人都在討論最近朝廷這些利民的政策。
但是,明顯有人在帶風向。
這些人把功勞全都歸在了餘首輔身上。
“皇上還是個嬰孩,兩位太後都是女子,哪裡懂朝政?內閣中張閣老管兵部,隻會為將士打算。曾閣老年輕,沒有經驗。向閣老年紀大,精力不濟。”
“還不是餘首輔憑一己之力撐著朝堂。”
於是,餘首輔在民間的聲望極盛。
餘首輔這一手算盤打得不錯。
他其實很怕林雲紫隨意抓個餘家的小問題,動用軍權解決餘家。就算林雲紫被詬病,但餘家就完了呀!
他現在有了這麼高的聲望,林雲紫但凡擔心對他動手會引起民憤,行事就得掂量掂量。
在安全有了保證的基礎上,他隻要多拖個幾年,憑借餘家的勢力繼續收攏朝堂。再拉攏些武將。
以後尋著機會給朝堂製造些混亂,就還有機會翻盤。
但他謀算得很好,卻不知道林家人早就在各地有所布局。
:..cc0
..cc。..cc(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