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說話,王胖子看著碗:“這個碗多少錢?”
老板看向王胖子:“你拿的這個,兩萬塊錢。”
“能不能便宜點?”
“一萬八最低了。”
王胖子看向我,就在說話的功夫,林楠和李老板來了:“李哥,給我取七萬塊錢。”
李老板看向林楠,林楠轉身就往鋪子跑,跑的那叫一個快。
東西我始終沒敢放手,隻要放手了,另外兩個人就會拿走,這個蓋盒可不便宜。
等了十幾分鐘,林楠小跑著回來,將錢遞給我,我對林楠說:“抽四千塊錢出來。”
林楠數出來四千塊錢,遞給我,我對林楠說:“這四千留著,剩下的給老板。”
林楠點點頭,他沒看到東西,上來就七萬塊錢,有點懵,但是林楠還是相信我的,將錢給了地攤老板。
我對老板說:“您數下錢,沒問題,我就拿走了。”
地攤老板數了數:“沒問題,你拿走吧。”
“那就成了,我們走了。”
我用報紙將蓋盒包上,頭都沒回往李老板鋪子走,回到二樓,我心才放下,跟做夢一樣,將蓋盒放在茶太上,李老板他們跟在後麵:“不是,小宇,都已經給完錢了,你著什麼急啊。”
“你們看看,什麼物件吧。”
王胖子將碗放在桌子上:“不是,小宇,我這個碗買貴了吧?”
“我看看。”
王胖子的這個碗是明嘉靖的青花鳳穿牡丹紋方杯。
方杯在明嘉靖時期非常少見,杯為鬥形,口沿微撇,稍鼓腹,近足采用圓角漸收,方形圈足,全器以白釉為地,四麵分繪鳳,鶴穿花紋,足牆外繪弦紋,底書“大明嘉靖年製”六字雙行楷書款。
嘉靖皇帝信道教,所以嘉靖時期道教紋飾偏多,鶴傳說千年化為蒼,又千年變為黑,稱之玄鶴,寓長壽的意思。
方鬥杯流行於明代嘉靖時期,因形似方鬥而得名,方形器不似圓器可利用拉坯技術,隻能泥塑成型,製作工藝複雜,且受技術局限大多器型不規整。
自嘉靖後便很少再有人燒製了,如明王世懋著《窺天外乘》記:蓋窯器圓者,镟之立就,倏忽若神。獨方物即至小,亦須手撚而成,最難完整,供禦大率十不能一二,餘皆置之無用。
雖然這個方鬥杯很少見,但是價格不高,市場價也就三萬塊錢。
我沒在和對方墨嘰,主要是因為蓋盒,這個東西不多見,價格可不低。
“不貴,買了就值,少掙點也是掙,現在物件多少啊,你還挑肥揀瘦的!”
王胖子沒有看到方盒,也不明白什麼情況。
林楠,李老板他們兩個看著蓋盒,看的那叫一個仔細。
林楠問“小宇,這個蓋盒,價格可不低啊,四萬八收,咱們撿到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