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孩子怎麼安排,他都想好了。
資質平庸的,送去培養成工人,而資質好或是智力方麵比較突出的,就被送來山穀這裡。
這個時代,人可是很珍貴的勞動力。
之所以在其他人看來不那麼珍貴,是因為生產力跟不上。
生產力跟不上,自然就顯得人夠用。
甚至在一些貴族、豪族、世家眼裡,那些奴隸都是十分低賤的玩意兒,連他們養的豬狗都遠遠比不上,遇到出行的事,道路不平時,往往都是讓奴隸直接躺在坑窪的地方,好讓他們的牛車、馬車能從坑窪上直接行過去。
每每遇到這樣的事,都要死傷一批奴隸。
但在世家、貴族們看來,這是十分理所當然的一件事。
就連他爹始皇帝,不也讓人修建長城,死了不少人?
還有各國打仗的時候,坑殺的士兵就更多了。
說到底,還是生產力不夠的鍋。
若生產力足夠,糧食足夠,他爹怎麼可能嫌棄自己手裡的人太多?
之所以在戰場上經常出現坑殺士兵的事,還不是因為養不起又不能放回去?
放回去,那就是養虎為患。
可是不放回去,也養不起啊。
那麼多敵軍士兵,一日日不給飯,原本投降了的人也會生出不一樣的心思來。
有時候,真不是將領就是喜歡坑殺人,實在是麵臨著幾個選擇時,選擇了最狠的那一種。
不過,現在因著有了神種,便是再發生大型的戰役,隻要是投降且能收用的俘虜,也沒必要殺死了。
大不了就給吃一些雜糧、蔬菜湯,也能活下來,這些人送去礦山采礦,都是十分珍貴的人力資源。
再隨便殺死俘虜,就該令人心痛了。
再說從六國故地帶走的孩子,三日前送來的就是第一批篩選出的天賦之子,共是一百三十五人。
這一百三十五人,都是經過了起碼三次篩選,選出來的孩子。
年齡最大的是十一歲,年齡最小的是五歲。
更小的孩子不是沒有,但沒辦法測試天賦,基本都是放在其他地方,由比較可信的婦人來撫養。
待長到四五歲的時候,會給這一批孩童進行各種測試,發現了某一方麵的天賦後,便會送去專門學習該類知識的地方。
若不是歐香蘭這個人特彆挑剔,又有著贏陰嫚這個天賦更好的弟子人選在前麵出現了,其實她完全可以從這一百三十五人裡挑選一兩個性格沉穩且記憶力格外好的孩子做弟子。
學醫的天賦,或許在幾歲的時候還看不出來,但記憶力好不好,還是能夠看出來的。
而記憶力方麵天賦好的孩子,起碼能夠比其他人更能背下醫家那麼多典籍吧?
其他學派,典籍就算是背錯了幾處,或是有什麼知識點記得不牢固,不至於出什麼大問題。
但換做是醫家,那就可能出一點比較麻煩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