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張霸帶兵返回的時候,有數十萬人從河南郡的四麵八方抽調集中起來,浩浩蕩蕩的北上邙山,渡過黃河,前往河內郡。
正是張霸的八部部曲之一。
這些年河南郡都是風調雨順,這些人都養肥了。普通的部曲,隻要不懶惰,就能過上好日子。
那些當兵征戰的部曲,時不時會有賞賜,立下了戰功,就分賜田地。
化作了一個個小豪強。
這數十萬人車馬輜重無數,牛羊牲畜極多,到處都是騎著駿馬的武士。
身披重甲的兵丁。
“張”字旌旗,前後相連,望不到儘頭,聲勢浩大。
所過之處,無論是商隊、行人還是士大夫的車馬,都得避讓。
有人認出這支隊伍,也知道隊伍的目的地。
但是有人不知道。
“這是什麼隊伍?要去哪裡?怎麼有兵有民,還有婦孺老弱?很是奇怪。”
“孤陋寡聞,這是大將軍的八部部曲之一。要去河內郡。”
“八部部曲?!!!!一部就有這麼多了,大將軍的部曲,到底有多少人?”
“這我也不清楚,但應該快二百萬了吧。”
“啊?!!!!!”
是的。張霸的部曲快二百萬了。原本屯紮在河東、河南、弘農、南陽。
土地承載已經極限了。
這一次三河歸一。張霸把其中一部部曲,遷徙到河內郡安置,大大緩解了土地的壓力。
而這一次搬遷,也是背井離鄉。
而漢人安土重遷。
要是遷徙普通的百姓。比如漢朝朝廷一次性遷徙河南百姓三十萬,到達冀州。
那肯定要民怨沸騰,然後各種混亂,逃亡。
但張霸這部部曲,卻是欣然的踏上了遷徙的旅途,並對河內的生活非常向往,井然有序。
“大哥、大哥。河內靠近冀州,而冀州袁紹很是冥頑不靈,與大將軍作對。那如果袁紹攻打河內,或者大將軍要從河內發兵進攻冀州。那我們豈不是也有機會上戰場?”
部曲小武士,今年十五歲,但於前年結婚,而且有兒子有妻妾的張水,騎著駿馬,穿著一領完整的甲胄,一臉興奮的轉頭對大哥張庸說道。
張庸笑著伸手拍了拍弟弟的頭盔,重重點頭道:“會有機會的,好好磨礪武藝。”
“是。大哥。”張水更加興奮了,大聲說道。一高興,就開始策馬飛奔。
他們家本不姓張,後來改的。
這樣的舉動,在張霸的部曲之中,比比皆是。
人人以姓張為榮,以為張霸打仗為耀。但可惜張霸選拔精兵的條件太苛刻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