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來的有軍師祭酒陳宮、戲誌才、荀攸,天水郡守魯肅,大將成廉、常飛、馬騰、馬岱、龐德、閻行。
“明公。”眾人躬身行禮。張霸揮手讓他們坐下,一甩衣袖,說道:“我有一計。”
他結合當前的形勢,把計謀說了出來。說完後,他抬頭笑道:“為了消滅董卓,我決定先除掉劉焉。你們覺得怎麼樣?”
眾人或有些驚訝,或平靜,沒有太大的反應。
張霸的計劃,當然又是一個大膽的計劃。陰平道這是古代棧道,已經荒廢多年了。
沿途也沒有城池,村莊,是無人區。這等於是要開辟一條新的,沿途沒有補給的道路,進攻成都。
屬於孤軍深入。
放在彆人身上,這件事情陳宮、戲誌才、荀攸等人一定震驚,一定反對。
但放在張霸的身上,他們已經麻木了。
張霸自恃強橫,覺得輸個一兩場,很快就能恢複過來。所以有恃無恐,善於用險。
以小博大。
比如上一次從河套出兵,奪取涼州,還攻關中。雖然沒有能進攻關中,但涼州到手了。
耗時隻有數月的時間,成果豐碩。
這一次是孤軍深入,打算一舉打下成都,平定巴蜀。
他們的想法是,行吧,已經攤上了這個主公,我沒辦法換個主公,就隻能配合了。
軍師祭酒與魯肅紛紛沉思了起來。過了許久後,戲誌才先說道:“明公。現在武都、陰平二郡,有氐王竇茂。這人自恃險峻,不服漢人。而陰平郡是陰平道的起點,沒有氐人的配合,我們是無法實行這個計策的。”
“第二。成都大城,兵馬又多。如果不發生改變,哪怕明公孤軍到達成都,是拿不下成都的。得不到成都,就要陷入絕境了。得把成都兵馬,調遣去前線。”
“明公得先派遣精兵,前往陽平關。讓劉焉調遣成都兵馬救援漢中張魯。”
“但如此一來。糧草就是個大問題。我們大軍極多,軍隊在涼州可以就地吃用,如果攻打關中。關中也近,糧食消耗不多。”
“但如果屯兵陽平關,山路崎嶇,運糧艱難。糧食肯定不足。”
其他人或捏須,或頷首。
張霸對此也早有對策,笑著說道:“先生這兩點,其實是一點。”
“我打算收服氐人,再征召氐人的糧草,支撐前線作戰。”
他的想法非常簡單,孫子兵法上說,自己帶糧食,不如取敵人的糧食。
正如戲誌才所說,氐人就是盤踞在武都、陰平二郡山區的氐族。
現在的華夏,真的是遍地外族。隻要有山的地方,就有外族。
二郡氐族、江東山越、大巴山上還有七姓夷王,南中有南蠻。
在曆史上,曹操進攻漢中張魯,就是先擊敗了氐人,維護了道路,才打敗了張魯,占據漢中。
後來因為氐人距離劉備勢力太近,為了避免氐人被劉備利用,曹操就把氐人遷徙去了關中居住。
曹操挖的坑,沒有處理好。氐人後來建立了成漢、前秦這些政權,成為戰亂群雄。
想到這裡,他就忍不住歎氣。從漢武帝到曹操這些人,都是一個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