汧縣。
原馬超的將軍府,書房內。張霸盤腿坐在主位上,低頭看著案幾上的關中地形圖。
隨著馬超歸降,整個扶風郡的抵抗力量已經被瓦解,隻剩下了那些家眷還在長安的縣令或守將,關閉城門,不敢投降,但暗中臣服。
馮翊郡也被董卓放棄了。現在董卓的軍隊,集中在京兆郡。在集中的過程中,出現了不少損失。比如叛逃,離散等。
但精兵至少十萬,民兵也有五六萬吧。可能有二十萬兵。
“小小的關中,他卻養了這麼多兵馬。也算是窮兵黷武的有本事了,多虧了李儒。”張霸心想。隨即,他就自己磨墨,寫下了一張張的文狀。
第一,讓屯紮在龍門渡口的軍隊回去晉陽,回歸徐晃的節度,抵抗公孫瓚、袁紹的入侵。
第二,讓屯兵在蒲板的臧霸、曹性、郝萌渡河,控製馮翊郡,但不要為難那些不敢投降的縣令。
第三,讓朝廷選拔出三郡郡守,司隸校尉沮授帶著三郡郡守渡河,準備接管關中。
第四,讓常飛、成廉率領屯騎、越騎二軍來到汧縣與他會合。
第五,把馬超留下的羌兵整合一下,並不解散。之後要進攻關東諸侯,這些羌兵精銳善戰,可以作為騎兵出戰,消耗羌兵,保存漢兵。
第六,讓馬騰、馬岱離開郿縣,從東方進攻京兆郡。
寫好這些文狀之後,張霸繼續看向地圖,心中盤算。潼關還有張飛、太史慈等諸軍,武關道有黃忠。
如此一來,他的兵力就把整個京兆郡包圍了。
董卓雖然還有精兵強將,但絕對不敢出戰了。如果董卓不出戰,那他自己的勢力就會崩潰了。
二十萬兵馬啊,每天得吃多少糧食?撐不了多久。
關中被攻破,董卓的人心也大部分喪失了。
可以圍而不攻。相反,如果強攻董卓,董卓還有一點力氣,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想到這裡,張霸叫來了一名行轅文官,讓他把文狀發出去,調兵遣將。
“識趣點。如果你投降,我也可以放過你。”張霸低頭看向地圖上的長安,說道。
雖然曆史上的董卓作惡多端,但這個時空的董卓是“王莽謙恭未篡時”,為了穩定關中基業,大力發展民生,整頓吏治,西涼兵雖然強悍,但卻不騷擾百姓,乾的不錯。在關中還有一定的民心基礎。
而且現在董卓兵力還強,如果投降。他可以不殺董卓,軟禁看管終身。把董氏家族,遷徙去蜀郡居住。
如果董卓不主動投降,那當然是砍下腦袋,殺光董家的成年男丁。
“雖然還沒到手,但八字有一撇了。真是舒坦啊,舒坦。”張霸收回了目光,臉上露出了笑容。
他是一直都想把司隸給拚湊起來,河東、河內、河南、弘農、扶風、馮翊、京兆七郡。本來的計劃是打完了丁原,就可以打董卓了,哪知道董卓這混蛋守的這麼漂亮簡直是烏龜殼,讓他不得不迂回到涼州、益州才攻破了關中,真是好事多磨啊。
現在好了,關中到手了。
接下來很多事情,都可以從容辦了。比如他麾下的八部部曲,就可以按照計劃,分散在司隸與南陽八郡,各守一郡。把這八郡土地,牢牢的掌握在他的手中,成為權力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