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資深軍迷來說,如果不了解大名鼎鼎的天山軍區副戰區級),那就不是一個合格的軍迷。
在多年前的改製中,天山軍區基本維持固有建製。
防區依舊橫跨天山省全境,以及吐蕃的阿郎地區。
並於改製後,不再隸屬華西戰區,而是正式轉隸陸軍部直屬。
不過,在天山軍區的耀眼光環下。
卻鮮少有人知道,天山軍區內部還有一個南山軍區正軍級)。為了架空需要,大家知道是哪裡就行了。)
雖然,南山軍區和各個省軍區的級彆一樣。
但是它與隸屬動員部的多個省軍區警備區)有很大的不同,南山軍區是妥妥的作戰型軍區。
改製後保留著作戰職能、以防衛作戰為主業,同時領導著大量作戰部隊,並下轄多個正師級軍分區各軍分區也有部隊)。
所以,南山軍區也被稱為“省軍區中的軍區”。
南山軍區在軍區領導班子建設方麵,設有司令員和政委各1名,均為正職將領。
另有2名副司令員、1名參謀長、1名副政委兼紀委書記、1名政治工作部主任,均為副職將領。
加起來,共計7位少將。
和其他集團軍及省軍區不一樣的是,南山軍區參謀長是不由副司令員兼任的。
主要原因,是因為南山軍區擔負著作戰職責。
這天上午,三輛懸掛著天山軍區牌照的國產suv,緩緩駛出南山軍區大院。
當車子駛出大院後,它們像是被解開了韁繩的野馬一般,開始加速朝遠處疾馳而去。
車窗外的風景迅速後退,道路兩旁的樹木和建築都被遠遠地甩在了身後。
行駛了一段距離後,道路兩旁沒有了建築物和樹木。
漫長的柏油公路上,隻有這三輛軍車在行駛。
在這三輛軍車當中,有一輛格外引人注目。
那是一輛墨綠色的bj90,車窗緊閉,透露出一種神秘而威嚴的氣息。
車內坐著一名中年男子,他的肩膀上,掛著麥穗和一顆金色五角星。
這位年輕的將軍,就是南山軍區副司令員李青峰。
李青峰坐在車座上,身姿挺拔。
他的麵容輪廓分明,劍眉星目,透露出一種軍人特有的剛毅和果敢。
原本皮膚白皙的他,在南山軍區服役的這段時間裡。
由於經常下基層視察基層部隊的情況,長時間暴露在強烈的紫外線下。
他的皮膚逐漸被曬成了紅黑色,這使得他看起來更加堅毅和沉穩。
經曆了家族的巨變後,李青峰的脾性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曾經的他,還可以看到輕狂和不羈。
但如今的他卻變得極為內斂,就像一把被收入鞘中的寶劍。
雖然不再耀眼奪目,但卻更加令人敬畏。
李青峰從軍以來,一直在京都周邊的部隊服役。
因為爺爺身份特殊的緣故,即便是擔任營長、團副參謀長的他,也經常可以回家。
唯一的一次離開京都,也是到南方某戰區擔任合成旅旅長。
但是,他的旅長職務不過也就是副師職的過渡,隻是為了有基層主官經驗。
在家族生變之前,恐怕李青峰絕對想不到,他會來到離京都如此遙遠的地方服役。
這裡的一切對他來說都是陌生的,氣候、環境、人文,都與他熟悉的京都大相徑庭。
但是,現在的他根本沒有選擇的餘地。
如果不來這裡任職,他根本就不會得到重用。
沒有顯赫功績的他,很有可能會被調入某軍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