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陽光猶如火焰一般,無情地炙烤著鄭都國際機場的跑道。
在這酷熱難耐的天氣裡,十二輛黑色的紅旗轎車宛如墨色的長城一般。
整齊地排列在警戒線後,莊嚴肅穆。
就在7月中旬的某一天,炎國維和部隊的二級上士趙翼。
在執行維和任務時不幸遇難,同時還有多名戰士不同程度的負傷。
這一噩耗傳來,舉國震驚。
為了接運趙翼烈士遺體和傷員們回國,炎國軍部高層經過深思熟慮後做出了一項重要決策,首次派出軍用運輸機執行這一任務。
這架運輸機跨越了多個國家,連續飛行了上萬多公裡,終於將烈士和傷員安全送回了祖國。
7月23日下午,陽光依然熾熱,鄭都國際機場卻彌漫著莊嚴肅穆的氛圍。
趙翼烈士回國迎接儀式,將在這裡隆重舉行。
軍部方麵,聯參部劉副參謀長和政工部高副主任代表軍部高層領導參加了此次儀式。
他們神情凝重,對烈士的犧牲表示沉痛的哀悼。
地方領導方麵,副省長兼政法委第一書記、兼省公安廳廳長柳遠方等也紛紛蒞臨現場,代表地方領導向烈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省軍區方麵,除了在外學習的新任司令員外。
政委花正文和副司令員李縉等黨委領導,也一同參加了儀式。
為了向烈士表達他們的敬意,在場的所有軍官和警官們,全都換上莊嚴肅穆的禮服!
除了軍、政領導外,還有趙翼烈士的家屬。
趙翼烈士的遺孀——胡文娜女士,以及他八歲的兒子——趙勇烈。
還有,趙翼烈士的父母,以及親屬們。
當塔台時鐘指向下午十三時整,天際線處浮現出銀色軍機的剪影。
跑道兩側,三十六名禮兵持槍而立,槍刺在烈日下淬出冷冽寒芒。
專機輪胎觸及地麵的刹那,二十四名儀仗隊員同時抬臂敬禮。
艙門緩緩開啟,一道明亮的光暈從門縫中透出。
隨著艙門的完全打開,覆蓋著鮮豔國旗的靈柩在光暈的映照下,顯得格外莊重而肅穆。
那國旗仿佛在訴說著烈士的英勇事跡,也象征著祖國對他的深切緬懷。
趙翼烈士和他的戰友們,終於回到了他們魂牽夢繞的祖國大地。
中原省軍區政委花正文少將,站在人群最前方。
他的喉結微微滾動,似乎在努力克製內心的激動。
他抬手整理了下自己頭上的將官帽簷,然後以一種莊重而悲憫的神情,高聲喊道:“立——正!”
一聲令下,上百雙軍靴和皮鞋同時發出清脆的碰撞聲,形成了一股震撼人心的聲浪。
在場的所有人都迅速站直身體,神情肅穆地朝著飛機的方向看去。
就在這時,禮炮轟鳴聲驟然響起,如同一曲激昂的交響樂,奏響了對烈士的敬意與哀思。
那震耳欲聾的炮聲,仿佛是祖國母親在為她的英雄兒子哭泣。
也像是在向全世界宣告,這位維和英雄的歸來。
當禮炮聲響起的那一刻,儀仗隊員們邁著整齊而堅定的步伐。
抬著烈士的棺槨,踩在鮮豔的紅地毯上,緩緩地朝著人群走來。
每一步都顯得那麼沉重,仿佛承載著烈士的無儘榮耀和人們的深切思念。
這時,花正文少將再次高呼:“向維和英雄——趙翼烈士,敬禮!”
他的聲音在空氣中回蕩,帶著無儘的悲痛和敬仰。
除去地方領導和地方群眾,行注目禮外。
在場所有的軍人和警察都毫不猶豫地舉起了右臂,以最標準的軍禮向烈士致敬。
這一刻,所有人的心情都是如此的沉重,心中充滿了悲痛和敬仰。
他們默默地凝視著烈士的棺槨,心中默念著對英雄的敬意和感激。
當看到棺槨的那一刻,胡文娜女士和趙翼的母親都不禁渾身一顫。
當看到趙翼烈士遺像的那一刻,所有的悲痛都如決堤的洪水一般湧上心頭,再也無法抑製。
胡文娜女士和趙翼的母親,終於放聲痛哭起來。
那哭聲在寂靜的空氣中回蕩,讓人聽了心碎不已。
與此同時,軍樂隊奏響了悠揚而悲傷的《思念曲》。
樂曲如泣如訴,仿佛在訴說著對趙翼烈士的無儘思念和敬意。
兩名儀仗隊員神情肅穆地捧著趙翼烈士的遺像,緩緩朝他的家屬走去。
在他們身後,八名同樣身著軍裝的儀仗隊員抬著棺槨。
當走到家屬麵前時,儀仗隊員們停下了腳步。
胡文娜女士在一名女軍官的攙扶下,牽著兒子緩緩向丈夫走去。
當她走到丈夫的遺像前,看到丈夫那熟悉的麵龐時,她再次痛哭了起來。
片刻後,她強忍心中的悲痛,輕輕地擦拭著眼角的淚水。
然後,示意兒子趙勇烈過來接過父親的遺像。
年僅8歲的趙勇烈,雖然年紀尚小。
但在這一刻,他知道,父親永遠地離開了他。
當趙勇烈接過父親的遺像時,他的小手緊緊握住相框,生怕一不小心就會失去父親最後的影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看著遺像裡的父親,趙勇烈並沒有像其他孩子那樣哭鬨,而是默默地流下了傷心的淚水。
這一刻,趙勇烈仿佛一下子就變成了一個懂事的大人。
就在這個莊嚴肅穆的時刻,現場突然響起了一個讓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聲音。
這個聲音,來自於趙翼的父親趙寶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