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區某野外駐訓地,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
175集團軍某舟橋旅的駐訓營地內,按照一日生活製度,全旅官兵們正在進行夜間訓練。
他們身著迷彩服,手持各式武器裝備,在各營劃分的訓練場上揮灑熱汗。
與此同時,旅各部機關也在進行夜訓。
在旅政工部的帳篷內,柳遠方和他的秘書楊誌正與一名中校交談著。
這位中校,是舟橋旅政工部副主任——葉安然。副團職。)
葉安然麵帶微笑,熱情地伸出右手,對柳遠方和楊誌說道:“楊乾事,柳記者,歡迎你們來到我們單位!”
“我們已經接到了戰區和省軍區的發函,非常高興能接待您二位。”
葉安然,一位副團職中校,之所以對兩人表現出如此熱情的態度。
並不是因為他知道了柳遠方的真實身份,而是因為楊誌所使用的身份。
楊誌目前的身份是戰區政工部的乾事,更為重要的是,戰區已經向他們旅發送了公函。
儘管楊誌僅僅是一名少校,但他所代表的卻是戰區政工部的機關。
在葉副主任的眼中,楊誌的地位和身份,顯然要比柳遠方這位省軍區的記者高出許多。
因此,他對楊誌顯得格外熱情,而對柳遠方則相對冷淡一些。
這種現象在部隊中並非個例,而是一種普遍存在的通病。
行政乾部往往對技術乾部和文職乾部,持有輕視的態度。
即使是衛生隊裡,那些已經掛上上校軍銜的隊長和旅裡的技術乾部們。
雖然軍銜都很高,可是基層的營連長,都不一定會將他們放在眼裡。
尤其是旅機關保障部,更是直接管轄衛生隊和大部分技術乾部。
一番簡單的寒暄之後,楊副主任切入正題,詢問道:“對了,兩位這次到我們旅,是打算采集哪些方麵的素材呢?”
楊誌微微一笑,回應道:“我們主要是想寫一篇,關於基層士兵的新聞報道。”
“通過報道,可以展現他們在駐訓期間的生活和訓練情況。”
葉安然點了點頭,表示理解,接著問道:“噢,這樣啊。”
“這簡單,這幾天我安排人,陪你們到訓練場去轉轉。”
“到時候,拍點照片,就能當素材了。”
“或者,我讓下麵營連出點公差,配合你們創作。”
看到葉安然如此熱情,楊誌連忙回應道:“不用這麼麻煩了,葉副主任。我和柳記者打算到基層的營連,去住一段時間。”
葉副主任愣了下,有些吃驚的問:“哦?還要到基層連隊去住?有必要這麼麻煩嗎?”
為了和楊誌搭上關係,葉副主任給兩人提個建議:“我看,你們就住在機關吧。”
“基層的生活,可能沒有你們想象的那麼容易。”
這時,柳遠方笑著開口說道:“沒關係,我們還是住在基層連隊裡吧。”
眼看兩人都是這個意思,葉安然也就不再勉強了:“那好吧,那我尊重你們的意見。”
就在葉安然思考,該安排兩人到哪個營的時候。
柳遠方又開口問道:“葉副主任,你們旅有沒有一個叫楊永昌的上等兵。”
葉安然臉上露出不解的表情,重複道:“楊永昌?上等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