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吃過早飯後,四班的人沒有跟隨連隊前往訓練場。
而是全部換上了戰鬥著裝,請領了槍支彈藥。
並且,每個人的後背,還有一根切尖長鋼管。
有人可能不理解,不就是幾根長鋼管嗎?
比這以前邊防團裝備的狼牙棒、長柄刀可差遠了,這有什麼好說的?
其實,大家都有一個誤解。
像狼牙棒、長柄刀等冷兵器,太重了,5000多米海拔上掄幾下人就脫力了。
但長鋼管,還是斜口尖頭的長鋼管卻和其他冷兵器不同。
彆人兵器打人身上是一道傷口、一處骨折。
它捅人身上,那可是一個直徑34公分的“血洞”。
簡單的來說,這種鋼管,捅四肢就是重傷起步,捅其他地方大概率當場就“嘎了”。
而且,相對其他冷兵器,長鋼管更輕、更方便攜帶分節的,可以隨意加長)、致死率更高,再加上前方盾牌保護,真打起來對麵來多少就得躺多少。
集結完畢後,副連長管華中尉,也換上了同樣的裝備,朝這邊走來。
整隊完畢後,管華作為帶隊乾部,領著四班的十二名戰士,朝任務區域走去。
柳擎川所在的某邊防團一營,任務區域主要是對一處叫仙靈聖瀑的地方巡邏。
仙靈聖瀑,是由百餘條瀑布組成的壯觀瀑布群。
不過,因為其的特殊地理位置,導致這裡經常發生小摩擦。
他們一行十三個人,正沿著仙靈聖瀑的崖壁小道單列前進。
當他們快要進入任務區域時,清晨的薄霧還沒散儘。
尤其是踏進任務區域後,就仿佛置於人間仙境一樣。
柳擎川三人,作為新兵,這是第一次參加巡邏任務。
所以,看到這裡的一草一木,都是如此的驚奇。
走在隊伍中間的王茂,不由得感慨道:“哇,這裡好美啊,不用怎麼設置都可以拍電影了。”
就連一向跟王茂合不來的陳衝,也點頭附和道:“是啊,這裡的風景確實太美了。”
“不過,要是海拔不這麼高,就更好了。”
說完,用力的吸了一口氧。
過去,邊防官兵主要使用普通的醫用氧氣袋吸。
這種方式,確實能減少官兵巡邏時出現缺氧症狀的次數。
但不得不說,普通醫用氧氣袋體積較大,攜帶並不方便。
而且,供氧時還要依靠人工加壓,並不能迅速高效的為官兵提供氧氣保障。
可現在,高海拔地區的邊防部隊,普遍裝備了便攜式製氧機。
就像四班的戰士們,每人都背了一個大概20厘米長的便攜式製氧機。
鼻導管就掛在鼻子下麵,在巡邏途中就可以輕鬆吸氧。
和新兵們相反,老兵們早就習慣了這裡的一切。
聽到新兵們的對話,走在隊伍最後麵的副班長李林傑,低聲訓斥道:“閉嘴!巡個邏,跟個山炮一樣,說個不停。”
“喜歡說話的話,回到連裡,老子讓你們說個夠。”
被副班長這麼一嗬斥,王茂和陳衝連忙閉上了嘴巴。
大約一個小時後,四班長戴明豪,對走在前麵的副連長管華說道:“副連長,前麵就是‘一線天’了。”
入伍十一年,這是他不知道多少次來仙靈聖瀑巡邏了。
這片由百餘條瀑布組成的秘境,最美時水霧裡能看見七道彩虹。
可危險程度和它的壯麗成正比,濕滑的崖壁小道最窄處僅容一人通過,底下就是轟鳴的激流。
管華抬手示意隊伍暫停,從背囊裡取出望遠鏡觀察附近的情況。
幾十秒後,他扭過頭對後麵的戰士們提醒道:“大家都打起精神,隨時留意對岸動靜。”
“根據氣象通報,說今天風力三級,適合隱蔽行動。”
作為一名基層乾部,他來到這個邊防團,已經服役三年半了。
多次的帶隊巡邏任務,讓他太清楚鄰國那些“灰色行動”的套路。
臨時浮橋橫跨在最河流最平穩的一段河麵,由三根鋼索和防滑木板組成,是團裡工兵連架起來的。
管華第一個踏上浮橋,木板在腳下沒有一絲晃動。
他腰間的安全繩緊扣著鋼索,目光掃過對岸崖壁的灌木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