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同盟軍是華夏一族最後的希望,我們要對子子孫孫負責,就絕不允許我們的事業失敗。”
“我們組建敢死軍,就是要成為這一戰的變數,於絕境中,給同盟軍趟出一條生路。”
“同誌們,我們華夏,每每遇到危難之際,總會有人,義無反顧地站出來。”
“這個人,也許是你,也許是我,也許是他。”
“隻要是有抱負、有能力的華夏人,都絕不會獨善其身。”
“不管麵臨何種困境,不管墜入何種深淵,我們一定要爬起來,一定要複興,這就是全體華夏人的信仰。”
“因為有了信仰,哪怕刀山火海,哪怕瀕臨絕境,我們也要與敵人殊死一搏,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同誌們,我們組建的敢死軍,選取的全是信仰最堅定的百戰老兵。”
“我問你們,什麼叫信仰最堅定的人?”
此刻,全場氣氛凝重,鴉雀無聲。
楊子倫巡視一周:“所謂信仰最堅定的人,就是你們真正地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戰。”
“不是為了升官發財,而是為了華夏未來,為子子孫孫過上幸福的生活而戰。”
“隻有一個人知道、為什麼而戰,才能發揮出他最大潛力,才能不怕犧牲,不懼任何的艱難險阻。”
“這一仗,敢死軍將成為前鋒,承擔最大的壓力,和凶殘的敵人連續作戰,你們敢嗎?”
陡然間,全場一道整齊的高呼聲響起:“敢!”
周涵妤,馬玉冰站在台下,眼眶倏然有些濕潤。
“同誌們,我毫不諱言,你們當中許多人,都會在這一場、連續的殘酷戰鬥中死去,你們怕嗎?”
“不怕!”
“很好,古人說過,萬人操弓,共射一招,招無不中,這是什麼意思呢?”
“就是說,隻要眾人能夠把箭、共同射向一個目標,就沒有射不中的。”
“同誌們,你們每一個人,都是同盟軍的百戰老兵,精銳中的精銳。”
“我們要相信自己,沒有完不成的任務,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戰勝不了的敵人。”
“同誌們,你們知道嗎,我為什麼要命名這支軍隊為敢死軍?”
“因為,華夏有史以來,那個最偉大的人物寫道:為有犧牲多壯誌,敢教日月換新天。”
“我們要用犧牲,為同盟軍趟出一條生路。”
“我們要用犧牲,為華夏一族找到複興之路。”
“我們還要用犧牲,為子孫後代打完三輩子的仗,讓他們站在世界之巔,生活在幸福之中。”
“我相信,他們會永遠記得我們,以我們為傲。”
“他們也會在厚重史書上,寫下我們的名字,傳唱我們的故事。”
“同誌們,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上甘嶺,現在,輪到我們敢死軍了。”
“這一仗,我將率領你們,千裡奔襲,和數倍於己的敵軍,血戰到底。”
“讓我們用大無畏的犧牲,為華夏換來一個朗朗新天,哪怕是全體戰死,也在所不辭,大家敢不敢?”
“敢!”
洪亮的回答聲直入雲霄。
莫映紅臉激動得通紅,高高舉起手。
顧鴻慶和於廣茂對視一眼,這個修道者,怎麼講起話來,比同盟軍還同盟軍?
這番話慷慨激昂,又振奮人心,看來袁淮明沒說錯,他果然是一個變數。
楊子倫把話筒遞給於廣茂,示意自己講完了。
於廣茂大聲喊道:“現在進行最後一個議程,全體敢死軍,喝壯行酒,上酒。”
每一排戰士裡都跑出兩名戰士,一個人抱著一摞碗,發給每名戰士。
另一個戰士抱著一壇酒,給每人斟滿。
高台上,同盟軍高層端起了酒碗。
楊子倫高舉酒碗喊道:“同誌們,為了勝利,為了同盟軍,為了華夏的未來,咱們一起乾。”
“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