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一時不能攻克,你們也要將虎嘯山主陣地,和反抗軍其餘陣地聯係切斷。”
“明白。”
“第三師,第四師,你們負責進攻虎嘯山左翼各個高地,阻斷和虎嘯山的聯係,儘量消滅反抗軍有生力量。”
“明白。”
“第五師,第六師,你們負責進攻虎嘯山右翼各個高地,任務和左翼一樣。”
“明白。”
“第九師,你部作為全軍總預備隊,同時負責守衛落日峽穀兩側高地,防止小股叛軍阻斷後勤通道。”
馬玉成大聲應道:“明白。”
“各位,林總督對大家充滿厚望,希望大家精誠團結,畢其功於一役,屆時,他將親自為大家慶功。”
“這一戰,我們不僅要消滅反抗軍,還要儘可能減少傷亡,保存實力。”
“大家應該清楚,反抗軍一旦消亡,我們和盎撒區、巴拉特區的矛盾會直線上升,不可不未雨綢繆。”
“現在對表,茲定於明日早上七點,各部準時展開攻擊。”
“明白。”
“散會。”
各師師長起身離去了。
參謀長江長春笑道:“林總,總督府來電說,西麵那邊,盎撒聯軍打了一個大敗仗。”
“怎麼說?”
“反抗軍組建了一支精銳部隊,突然切斷盎撒聯軍後勤補給線,還打退了他們三個師,據說被消滅了一萬多人。”
林嘉吃了一驚:“反抗軍還有機動部隊?”
“沒錯,總督府提示我們,一定得小心。”
“這支部隊大約有多少人?”
“一萬人左右。”
“能打垮盎撒聯軍三個師,看來這是反抗軍的王牌了。”
“沒錯。”
“不過咱們也不用擔心,西麵和東麵遠隔千裡,我不信他們能飛過來。”
“嗬嗬,那是,何況,咱們把最精銳的第九師放在了後路。”
虎嘯山。
同盟軍東線指揮部。
參謀長孫文彬說道:“聯合軍一共七個師,攜帶數百門120重炮,已抵達前沿陣地,預計明天就會發起攻擊。”
“根據嚴委員指示,這一次作戰原則,就是用生命換時間,參謀部以此製定了作戰部署。”
“具體來說,就是我們把部隊打散,以一個排一個班為單位,星羅棋布在防線一個個小陣地之上,暗堡或地堡之中。”
“這樣的單位有上千個,就算聯合軍一天能攻克一百個小陣地,至少也能為我們爭取十幾天時間。”
“大家也許在想,就算能守半個月、一個月,最後也會失敗,這樣做有什麼意義?”
“大家應該知道,西線那邊,八萬盎撒聯軍在進攻,比我們東線壓力更大。”
“但我可以給大家報告一個好消息,盎撒軍已經停止進攻了,為什麼呢?”
“因為楊總率敢死軍斷了他們的後路,並且正麵擊敗了盎撒聯軍三個師。”
“盎撒聯軍停止進攻西線,準備尋找敢死軍決戰,楊總已率敢死軍向東線奔襲而來。”
“孫參謀長,這是真的?”
“西線離東線,遠隔千裡,楊總趕得及嗎?”
“就算趕到,敢死軍不到一萬人,能乾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