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
紫雲峰山腳。
孫小明正在掃墓。
他去除雜草,掃去塵埃,掛好青,點燃香燭,擺好祭品,然後坐在墓碑邊。
隻見墓碑上寫著:共和國人民英雄李雷之妻,烈女孫曉嵐之墓。
墓碑上還刻著孫曉嵐的遺言:君殉國,我殉情,君不負華夏,我亦不負君。
墓碑落款:同盟軍總指揮、千星聖靈宗宗主楊子倫敬立。
“曉嵐姐,你知道嗎?李雷現在可是共和國人民英雄,是楊總指揮親自提名的。”
“我才去過敢死軍陵園,他那座雕像做得真好,看起來栩栩如生。”
敢死軍陵園。
張華年墓碑前。
一名中年婦女帶著兩名小孩,忙忙碌碌地掛青,點香燭,擺各種祭品。
婦女嘴裡一直在喃喃自語:“孩兒他爹,你在下麵還好嗎?”
“你最愛吃涼拌豬頭肉,我今天給你帶了五斤,還給你帶了一瓶好酒,要一個金幣一瓶,你多喝點,千萬彆浪費。”
“對了,咱們兩個孩子的名字,是楊總親自起的,一個叫張一柱,一個叫張一弦。”
“曹部長說,這是取自古詩,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的意思,儘管我不懂,但我覺得可有學問了,孩兒他爹,你開心嗎?”
小男孩張一柱說道:“娘,你每次來都要說這個事,爹應該早就知道了吧?”
中年婦女眼睛一瞪:“我不每次說,萬一你爹忘了,怎麼辦?”
張一柱吐吐舌頭,和張一弦對視一眼,不說話了。
“孩兒他爹,我告訴你,彆人知道是楊總親自給咱們孩子起的名字,大家可羨慕了。”
“他們說,楊總是有大氣運的人,能得到他取名字,孩子肯定成才,是你前輩子修來的福分。”
“孩兒他爹,過兩天,我還要去千星宗,給楊總上香。”
“你不要誤會,楊總沒死,都說他成仙了,千星宗給他立了一個雕像,去拜拜和許願的人可多了。”
“孩兒他爹,你不用擔心我們娘兒母子,我告訴你,我們現在過得很好很好。”
“新政府每個月給我十個金幣的撫恤金,我根本就花不完,逢年過節,他們都會送好多好多的慰問品來。”
“新政府有專人對接我們,不管我們有什麼事,隻要給他們說一聲,就能解決。”
“在城裡,新政府免費給我們分了一套大房子,我告訴你,還有小院,可以種菜。”
“現在所有人看病都不要錢了,兩個孩子讀書也不用錢,全免費,還可以一直保送進大學。”
“兩個孩子讀書也很認真,成績很好,學校裡麵,老師同學都很關照他們。”
“孩兒他爹,你知道嗎,你現在是共和國英雄,孩子們說,能在語文課本上看到你的名字。”
“孩兒他爹,你的靈牌放在張家祠堂正中,族裡老人在商量,要給你單開一頁族譜。”
絮絮叨叨地說著說著,中年婦女倏然抹起了眼淚來。
“孩兒他爹,我不知道上輩子做了什麼好事,才能夠嫁給你,還能給你生兩個孩子,我已經彆無所求了。”
“孩兒他爹,你放心,我永遠都不會改嫁,我會好好把孩子們拉扯大,等他們長大,成家立業之後,我就下來陪你。”
中年婦女燒完了錢紙,打開酒瓶,將瓶中酒嘩啦啦倒在墓前。
刹那間,芬芳酒香四溢。
“一柱,一弦,來,跪下給你們的爹磕頭,磕三個,一定要磕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