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腳趾頭想想都不可能,杜尚書他懂農耕嗎?”
“不可否認杜尚書在詩詞和謀略一道天眾奇才,可革新直犁需要的不是才學,而是良工巧匠。”
“如果不是整日跟農具打交道,是不可能做出更好的新犁。”
說話的這個老人正是軍器監的少監,他幾十年都在跟器械和甲胄打交道,心裡清楚工匠一道的難點。
照葫蘆畫瓢誰都會,但是做出有用的新物具,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其餘的官吏聽到工部的人可能在做無用之功,大家心裡都鬆了一口氣。
現在其他各部的人都沒有立功,他們也不希望工部那幫人立功,不然他們這個年過的可不舒服。
緊接著他們又把話題放在李承乾、於誌寧和張玄素三人身上,猜測陛下會如何妥善處置他們三人的關係。
兩儀殿。
於誌寧和張玄素兩名老臣,他們微微地低著頭,如坐針氈地坐在大殿兩側的軟墊上。
此時李世民的目光剛從他們兩人身上離開,並放到李承乾的身上去。
“太子,朕打算讓於誌寧和張玄素兩人,代替馬周和劉洎在東宮的職位!”
“不知你這邊有何看法?”
什麼!
父皇竟然想把馬周和劉洎抽調出東宮?
李承乾在聽到父皇下的這個決定後,他的臉上頓時露出凝重的表情。
藏在寬厚袖袍下的雙手,也緊緊地捏成了拳頭。
當前禦史大夫馬周兼任太子詹事一職,而侍中劉洎則兼任太子左庶子一職。
太子詹事相當於尚書省的左右仆射,而太子左庶子相當於門下省的侍中,因此這兩個官職對東宮來說至關重要。
況且馬周和劉洎都是他的核心支持者之一,有他們在東宮擔任重任,他自己也放心。
現在父皇把於誌寧和張玄素兩人塞進來,豈不是要明著監視他?
隨著李承乾保持沉默,兩儀殿內的氣氛也一下變得壓抑起來。
對於李世民忽然下的這個決定,於誌寧和張玄素兩人的內心同樣驚愕。
他們察覺到氣氛越來越壓抑,於是先後站起來推辭道。
於誌寧推辭說道:“承蒙陛下信任,隻是臣能力低下難以在東宮擔任要職,還請陛下收回成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