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言之有理,那我就淺嘗輒止吧。”
說著杜荷端起案幾上的酒樽,把裡麵的酒一口喝完。
其餘幾人看到太子和杜荷的交談,他們的臉上全都露出了一抹燦爛的笑容。
有太子和杜荷這樣平易近人的好上官,真是他們八輩子修來的福氣,而且他們心裡也更加堅定地支持太子登基。
杜荷看了一眼蘇定方和裴行儉,也喚起了他腦子裡為數不多的記憶。
在原曆史中,裴行儉的所有兵法謀略,全都來自蘇定方的教授。
於是杜荷輕聲說道:“定方,有沒有興趣招收一名弟子?”
蘇定方好奇問道:“杜尚書,您這邊想推薦誰做末將的弟子?”
他跟恩師李靖一樣,也喜歡教導年輕的士卒。
在他擔任左衛中郎將的時候,還指點過不少錄事參軍事和倉曹參軍,不過並沒有將他們收為弟子。
因為這些普通軍士無論天賦還是出身都很一般,蘇定方收他們為徒,可能會敗壞師傅李靖的名聲。
“遠在天邊近在眼前。”杜荷說完後,指了指一旁的裴行儉說道:“收守約為弟子如何?”
“守約不僅精通經史,還熟讀兵書,而且在高句麗戰場的表現更是有勇有謀。”
呃
看到杜荷要把裴行儉推薦給蘇定方當徒弟,在場的幾人全都愣住了。
因為裴行儉和蘇定方都是太子的追隨者,他們千想萬想,也從未想過杜荷舉薦的人會是裴行儉。
蘇定方遲疑著說道:“杜尚書,守約跟著末將的恩師學習了數月的兵法,末將跟守約隻能算是同門師兄弟。”
“即便守約願意成為末將的弟子,末將的恩師也不一定會樂意。”
雖然恩師後來隻是收薛仁貴為關門弟子,但是杜尚書和裴行儉都跟著恩師學習了一段時間的用兵奇術。
現在公然挖恩師的牆腳,要是被他老人家知道了,還不知道會怎麼收拾他。
杜荷嘴角含笑說道:“衛國公當時以年事已高為由,拒絕收守約為弟子,並讓我替守約另尋名師。”
“說不定衛國公不想當守約的師傅,而是想當他的師祖!”
就在蘇定方猶豫不決的時候,裴行儉直接朝蘇定方躬身說道。
“蘇將軍,如果您不嫌棄我資質愚鈍,還請您收我為徒。”
縱觀征戰高句麗和百濟,裴行儉認為蘇定方的統帥才能,一點也不在準嶽丈侯君集之下。
甚至因為不能讓他獨領一軍,而耽誤了他的才能發揮。
如果能成為蘇定方的弟子,裴行儉堅信他在兵法謀略一道的成就,絕對會超乎自己的想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