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半個時辰後。
杜荷回到東宮,並把剛剛的所見所聞跟李承乾說了一遍。
聽到那幫道士的表現後,李承乾愣住片刻。
爐蓋炸飛十餘步?
盞茶功夫不到連續炸了4個丹爐?
這幫人是正經道士麼?
李承乾擔憂道:“杜荷,你說他們在研製火藥的時候,不會全都被炸死吧?”
他現在隱約有些後悔,不應該找這幫炸爐高手過來。
杜荷臉色凝重道:“殿下,我多提醒他們幾遍,應該沒有什麼大問題!”
“當務之急要給他們換一個大的場地,最好把他們安置在遠離居民區的莊園。”
“還要多派幾個太醫過去,隨時做好救治準備。”
青龍坊住的百姓雖然不多,但畢竟也是在皇城內,周邊的坊市加起來也有上萬號人。
要是爆炸引發火災,把住在周邊坊市的民宅燒毀,那事情可就鬨大了。
頓了頓。
杜荷接著說道:“殿下,您這邊得安排專人,源源不斷給這幫道士準備硝石、硫磺和木炭。”
“接下來的這段時間,他們會消耗大量的材料。”
硫磺和木炭隨處都可以買,但是硝石可不好買,而且價格十分昂貴,搞不好還要從宮裡拿。
李承乾沉聲說道:“孤稍後就安排!”
這些具體的事情,並不需要杜荷去親力親為,李承乾會派遣東宮的屬官去完成。
兩人聊了幾句,杜荷便離開東宮。
...
東宮的動作很快,在短短2天時間,就給這幫道士換了一處寬敞的場地。
新地點在長安城外20裡處的一處莊園內,占地麵積少數也有數百畝,而且周邊數裡都沒有百姓居住。
李承乾除了派3名東宮的太醫過去外,還把司藏署丞也派過去采購物資。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杜荷處置完兵部的政務後,其他時間全都放在火藥的研製上。
時間飛逝,轉眼便到四月中旬。
東宮。
明德殿。
李承乾感慨道:“杜荷,孤沒想到研製火藥要花這麼多銀子。”
“這幫道士可真有能耐,給他們采購了那麼多的材料,短短幾天全都消耗完。”
要不是東宮的家底還行,還有一個鑄錢銅爐支撐著,恐怕他又得找崔神基、王敬直和蕭鍇等人借錢。
這玩意真是吞金獸!
杜荷微笑著說道:“太子殿下,前麵幾天大家都處於嘗試期,是會消耗比較多的材料。”
“等他們測試出大概的比例後,就不會浪費材料了。”
這幾天他在莊園內待了不少時間,親眼目睹了這幫道士的實驗過程。
那個名叫王神通的鶴發童顏道士,他還當著杜荷的麵,把留了多年的胡須燒掉了。
按照他們這麼瘋狂地試驗,相信火藥要不了多久就能問世。
有了火藥,大軍的軍力直上一層樓。
還不等李承乾說話,秦懷道快步走進來稟報道。
“韓國公,兵部侍郎崔敦禮有急事找您,他請您現在回兵部。”
兵部有急事?
難不成有戰報傳回來?
杜荷朝秦懷道點了點頭,隨後朝李承乾拱手道:“太子殿下,我先回兵部。”
李承乾揮了揮手:“去吧。”
...
當杜荷回到兵部大堂時,崔敦禮臉色慌亂地迎上來說道。
“杜尚書,出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