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杜荷沒有在戰報裡說明對這些西突厥男子的處置,但是杜荷寫給李承乾的密信,卻做了詳細的說明。
李承乾微笑著解釋道:“以前征伐高句麗和百濟不要俘虜,是因為我們的人手不夠,沒辦法分兵看著這些俘虜。”
“現在西突厥的主力已經被滅,多俘虜一些西突厥男子,後續便可讓他們去做沉重的勞役。”
“有了這些西突厥勞役,我們大唐的子民便可輕鬆一些。”
原來如此!
百官聽到杜荷考慮如此周全,他們再次將杜荷誇讚一頓。
什麼社稷能臣,安邦定國、經天緯地,朝臣們把好的讚美詞一股腦地說出來。
李承乾這個新帝登基在即,誇讚杜荷能討得李承乾的歡心,文武大臣可顧不上什麼氣節,該拍馬屁還得拍馬屁。
眾人誇讚了數十息,這才緩緩停了下來。
現在大事已經談完,李承乾又跟朝臣叮囑幾句,隨後宣布退朝。
...
隨著朝廷處置幾個大世家的子弟,以及唐軍在西突厥取得大勝的消息傳出來,大唐的百姓全都沸騰起來。
特彆是長安城的百姓,他們更是默契地走上朱雀大街慶祝。
和長安熱鬨的氛圍不同,翠微宮一如既往地安靜。
含風殿內。
李世民再次翻看杜荷送回來的兩封戰報,他滿臉笑容誇讚道。
“不錯!”
“杜荷這混小子打的真不錯!”
兩戰殲滅26萬西突厥主力,以秋風掃落葉的速度攻下45城,真不愧是他主張欽點的將領。
頓了頓。
李世民抬頭朝李承乾說道:“承乾,朕要是早一點派杜荷去接替侯君集,恐怕也不會打第二次敗仗。”
“按照現在的戰鬥進度,恐怕西突厥已經被打下來。”
他心裡隱約有些後悔,當初就應該當機立斷派杜荷去西突厥。
杜荷這會小子心思細膩,他要是去到西突厥,肯定能第一時間把奸細給揪出來。
而且有轟天雷這種神物,也可減少大唐將士的傷亡。
哎!
不夠果斷啊!
李承乾認可地點了點頭。
因為侯君集也是他麾下的核心幕僚,所以他也沒有特意捧高杜荷,而去貶低侯君集這個勞苦功勞的幕僚。
沉默片刻。
李世民聲音嘶啞問道:“承乾,李恪那逆子動身去瀧州了嗎?”
李承乾拱手應道:“回父皇,三弟在晌午的時候已經出發,瀧州地處偏遠,兒臣特派遣200禁軍隨行。”
聽到李承乾的安排,李世民滿意地點了點頭。
雖然李恪那逆子做了不少錯事,但是他的政務能力不錯,以後能幫助李承乾管理偌大的疆域。
李世民接著問道:“處置關隴世家後,其餘世家的反應如何?”
李承乾微笑著說道:“回父皇,其餘世家之人皆彈冠相慶,不過他們這些日子小動作不斷,都盯著空缺出來的官職。”
這些年關隴世家一直壓著其他世家,現在關隴世家的實力被削弱,他們不高興才怪。
就連李承乾自己,都在東宮大擺宴席慶祝。
隨著關隴世家勢力的極大削弱,現在長孫無忌已經翻不起什麼風浪,他頂多算一隻沒有爪牙的老虎。
“嗯!”
李世民微微點了點頭。
他忽然說道:“承乾,沒有關隴勢力的鉗製,河東道、河北道和河南道的那幫世家,便會成為新的隱患!”
“接下來的這段時間,你得適當敲打這些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