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房玄齡的話音落下,除了侍中許敬宗外,其餘大臣都微微點了點頭。
李靖緊隨其後道:“陛下,如今大唐周邊僅剩吐蕃一個異族,留著吐蕃給我們大唐開疆拓土,也不失明智之舉。”
“倘若現在去攻打吐蕃,後續天竺諸國就得我們唐軍親自動手。”
“況且小小吐蕃,不足為慮。”
聽李靖的語氣,完全沒有把吐蕃放在心上,
緊接著李績和侯君集等人,他們也紛紛出聲表明自己的態度,那就是讓吐蕃繼續當大唐開疆拓土的工具。
唐軍在高原上不好收拾吐蕃,在平原下收拾他那還不是輕而易舉?
等眾人都說完後。
許敬宗這才臉色凝重道:“陛下,吐蕃有400萬百姓,能拉起一支40萬的大軍,其實力本就不算弱小。”
“現在吐蕃吸收了中天竺的人口,其實力便能直逼我們大唐。”
“還是儘早收拾為妙。”
作為秦王府十八學士的許敬宗,可不是隻會吟詩作賦的文臣。
他在兵法謀略一道,同樣有一定的造詣。
不然他也不會從給事中,在短短五年間升任為侍中。
聽到許敬宗的分析,李世民的表情微微一變。
沉默片刻。
李世民沉聲問道:“你們覺得按照吐蕃的實力,要多久才能驅使中天竺的百姓,讓其為吐蕃征戰?”
此話一出,眾人再次皺起眉頭。
中天竺本身由十餘個城邦組成,實力最為強悍的為戎日王朝。
如今戎日王朝被滅,其餘小城邦的實力微乎其微,完全不是訓練有序的吐蕃士卒的對手。
大軍壓境之下,中天竺的百姓誰敢抵抗?
過了數十息。
杜荷出聲道:“啟稟陛下,中天竺隻有不到兩百萬人口,其壯年已經被吐蕃滅了半數,剩下的壯年並不多。”
“臣建議讓吐蕃押運10萬天竺精壯俘虜來大唐,讓他們去鑿大庾嶺古道。”
“沒有中天竺的這些精壯男子,吐蕃的實力也沒辦法增強。”
他此前擔任兵部尚書的時候,了解過吐蕃、吐穀渾和高昌等國的勢力。
中天竺之所以不堪一擊,就是因為其國力遠不及吐蕃的一半,其將士的實力更是弱的可憐。
而且東西南北天竺四部,實力也不及中天竺強橫。
大殿下方。
一眾大臣聽聞杜荷此言,他們的眼神猛地一亮,隨後紛紛低聲嘀咕道。
“讓吐蕃把中天竺的精壯男子押運到大唐?”
“去鑿大庾嶺古道?”
“這招毒啊!”
吐蕃在前麵征戰,大唐在後麵享受其成果。
如此既能遏製吐蕃的實力變強大,大唐也能免費獲得大量的勞役,真乃一箭雙雕之計!
就連坐在禦台上的李世民,他也頻頻點著頭。
杜荷從西突厥回來的時候,他就跟杜荷商議過俘虜的問題,當時自己說出開發嶺南的建議。
他光想著會把吐蕃養成猛虎,倒忘了這一件事。
李承乾拍手叫好道:“杜荷的這個提議不錯,吐蕃空得偌大的疆域,而沒有獲得人口的補充,這會分散其實力。”
“到時候吐蕃要派重兵駐守中天竺,也方便我們將其逐一擊破!”
其餘眾人紛紛出聲應和。
許敬宗看了杜荷一眼,他也很快改變自己的主意,讚同吐蕃押運俘虜到大唐的建議。
“韓國公此計甚妙!”
對他來說,巴結太子殿下和杜荷,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至於對付吐蕃,那倒是其次。
李世民看到眾人的意見一致,他當即拍板說道。
“就這麼定!”
“馬周,稍後擬定一封國書交給吐蕃的使臣,勒令他們在三個月內押運10萬俘虜到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