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文武百官在心裡嘀嘀咕咕之時,退出朝堂一年多的莒國公唐儉,他穿著一身淺紫色官袍走了進來。
眾人看著滿臉喜色的唐儉,心裡頓時五味雜陳。
他要不是為了一點利益,而濫用手中職權,說不定現在還擔任戶部尚書的重職。
可惜啊!
唐儉走到大殿中心,神色恭敬地行禮道。
“參見陛下!”
李世民微笑著說道:“唐儉,你休息了這麼久,關於財政方麵的知識,應該沒有忘記吧?”
當前朝中有兩個歡樂臣子,一個是尉遲敬德,另一個就是唐儉。
他們兩人退隱待在家裡,不是飲酒作樂,就是修建亭台樓閣。
這日子過的,比神仙都愜意。
唐儉連忙說道:“回陛下,臣雖然賦閒在家,但是卻常常翻閱算術方麵的書籍。”
“而且臣把貞觀數字和算術認真研究了一番,已經能掌握其中的運算。”
他說話的時候,還看了杜荷一眼。
很顯然,在唐儉心裡,數字和算術都是杜荷革新出來的東西。
“好!”
李世民微微點了點頭,他沉聲說道:“唐儉,朕任命你為太府卿,你要全力協助杜荷,完成攤丁入畝的稅收改革!”
“臣遵命!”
唐儉臉色凝重應道。
自從他被革掉戶部尚書,改任文散官光祿大夫以來,以往經常登門的重臣便很少往來。
而他的7個兒子和13個孫子,也一年時間都沒有得到升遷。
唐儉心裡很清楚,他和一眾子嗣對太子沒有任何的貢獻,等太子登基以後,不會讓他的子孫擔任重職。
現在陛下重新給他機會,他肯定要牢牢抓住。
為了給子孫謀一個前程,得罪人又如何?
杜荷不也一直得罪人麼?
現在朝廷的局勢,跟武德年間和貞觀初年不一樣。
太子可不念貞觀老臣的舊情,而是看重輔佐他登基的人之情!
李世民站起來說道:“太子、杜荷、房玄齡、李績、侯君集、長孫無忌、馬周、李靖、蕭瑀、李道宗和許敬宗,你們隨朕去兩儀殿議事。”
“退朝。”
說著他在內侍的攙扶下,往右廂房走過去。
文武百官紛紛站起來行禮道。
“恭送陛下,太子殿下!”
...
兩儀殿內。
李世民高坐主位,一眾宰輔大臣分坐左右兩側。
看著這十名年齡跨度極大的重臣,李世民的心裡充滿了感慨,好像回到武德末年。
那時候父親李淵和裴寂等武德老臣,他們的年紀都不小,而長孫無忌和房玄齡等臣子,他們尚且年富力強。
現在李承乾和杜荷風華正茂,他和一眾老兄弟,全都已經垂垂老矣。
“咳咳。”
李世民輕咳兩聲,他忽然感慨道。
“光陰似箭啊!”
“二十多年前諸位愛卿尚且年輕,現在也已經白發橫生,真是歲月不饒人。”
“你們老了,朕也老了!”
大殿兩側。
一眾從秦王府出來的老臣,他們聽到李世民的感慨後,臉上也充滿唏噓。
特彆是房玄齡、李靖和蕭瑀三位年過70的老臣,他們如今疾病纏身,更是覺得時光過的太匆忙。
房玄齡拱手說道:“陛下,是臣跟衛國公和宋國公老了,您還年輕著呢。”
李承乾和其餘大臣紛紛出聲,都說李世民還年富力強。
他們倒是沒有誇大,李世民今年才50歲,跟他們三人相比確實很年輕。
禦台上。
聽到這幫臣子的話,李世民無奈地苦笑了一下。
他的年歲不大,隻可惜身患惡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