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王這次送給他一份超級大禮,他要是不回點禮,心裡總覺得有些過意不去。
既然杜荷會作詩,而李泰又喜好文學,送一首詩當回禮恰到好處。
風雅又有意義!
李泰也拱手道:“本王久聞韓國公詩仙之名,還請韓國公贈詩一首。”
謔!
李泰現在變得這麼有禮貌?
這不像他的風格啊!
杜荷迎著百官注視的目光,他點了點頭道:“太子之命,魏王之邀,臣便作詩一首吧。”
前幾天在玉華殿和李世民賞月,他已經想好一首詩,現在正好可以派上用場。
假裝思索一番後。
杜荷朗聲說道:“此詩就叫《靜夜思》吧。”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隨著詩仙李白的《靜夜思》念出來,太極殿內再次陷入沉寂之中。
那幫文臣都在低頭細細品鑒,至於那幫武將,他們則裝出一副深思的模樣。
過了良久。
李泰拍手稱讚道:“這首《靜夜思》沒有精工華美的辭藻,但卻勾勒出一幅月夜思鄉圖。”
“韓國公詩仙之名,果然不同凡響!”
“謝韓國公賜詩!”
李泰說完後,還朝杜荷拱了拱手,態度看起來非常友善。
百官看到李泰的動作後,他們的眼睛瞪得老大。
這是魏王?
難道魏王頭上的棱角都被磨掉了?
以前的魏王何其高傲,他遇到房玄齡和長孫無忌等人,都不會主動拱手行禮。
看來魏王在倭國的這幾年,成長很大啊!
杜荷拱手回道:“魏王殿下,本官的這點小學識,哪比得上主持編撰《括地誌》的您?”
“您才是本官學習的榜樣!”
百官看著互相吹捧的兩人,他們的眼皮微微一跳。
特彆是長孫無忌,他發現李泰有意向李承乾低頭,又跟杜荷這個惡賊聊的火熱。
他藏在寬大袖袍裡的雙手,緊緊地捏成了拳頭。
大殿門口。
司議郎來濟大步走到大殿中心,他朝李承乾躬身行禮道。
“太子殿下,陛下宣魏王和韓國公去玉華宮。”
“讓他們兩人即刻動身。”
杜荷聽到李世民又把他叫去玉華宮,他的眼皮微微跳動數下。
最近這段時間也不知道李世民在想什麼,隔三差五就叫他去玉華宮,甚至還讓他在那邊夜宿。
而房玄齡和長孫無忌等秦王府老臣,基本沒怎麼叫。
禦台上。
李承乾站起來說道:“孤和杜荷說兩句話,其餘愛卿退朝吧。”
在文武百官的恭送聲中,杜荷跟著李承乾走到一側的偏殿內。
屏退侍從後。
李承乾低聲叮囑道:“杜荷,你此行去玉華宮,父皇恐怕會詢問給李泰起國號之事。”
“隻要不是四方大唐的國號,隨便給李泰加一個。”
“要是父皇想冊封李泰為東土唐皇,你也要力諫父皇。”
想到東土唐皇這幾個字,李承乾心裡就覺得一陣膈應,恨不得抽李泰和他麾下的幕僚幾個大嘴巴子。
這是李泰能取的封號?
他承受得住麼?
杜荷拱了拱手道:“殿下放心,臣明白怎麼做。”
彆看李世民現在疾病纏身,他的腦子還算清醒,像這種封號可不會亂給李泰起。
都稱皇,豈不是跟大唐正統平齊?
李承乾接著叮囑道:“杜荷,李泰昨晚去長孫無忌的府邸,還待了一個多時辰,他們定然在謀劃大事。”
“依孤的猜測,長孫無忌恐怕想慫恿李泰帶頭挑事。”
“你讓裴行儉多派探子出去,監視那幫有權勢的藩王,特彆是荊王李元景和韓王李元嘉等人!”
對於那幫沒有兵權的族叔,李承乾可以不在意。
可對有兵權,有錢,母族勢力還強的藩王,那得慎重對待。
近些年大唐戰亡了不少精壯男子,可不能再發生內鬥。
“好!”
杜荷臉色嚴肅地點了點頭。
聊完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