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行儉自認為自己是個天才,可他發現和年僅19歲的狄仁傑相比,他好像跟天才還差了不小的距離。
誰能想到,一個剛出仕不久的人,能把各種複雜的案件判的清清楚楚?
萬年縣積壓數月的冤案,全都被狄仁傑給處理完。
這樣的曠世大才,恐怕隻有像韓國公這樣的頂級天才,才能將其壓一頭吧!
杜荷笑著說道:“守約,既然你覺得不入品的法曹官職,配不上狄仁傑的能力,你認為將他放去什麼官職合適?”
“你要把狄仁傑當成副手來培養,得好好想想才行。”
對於人才的培養,杜賀比不過裴行儉這種一步步升任上去的人。
畢竟他門蔭出仕和尚公主,起步就是正五品的尚乘奉禦。
大小也是一小部門的主官。
接下來就是諫議大夫,秘書少監,黃門侍郎,工部尚書,兵部尚書...
他入朝為官多年,擔任的最低官職就是正五品。
哪懂得低品階官職之事?
裴行儉早就猜到杜荷會把問題拋給他,也提前想好適合狄仁傑的官職。
他拱手說道:“韓國公,臣建議讓狄仁傑擔任門下省主事。”
“此職為從八品下,負責門下省具體的文書處理,以及事務經辦等,能夠快速增加文書的處理和書寫經驗。”
“這個職位能學到不少東西,對於年輕的狄仁傑恰到好處。”
門下主事?
倒是挺基礎的官職。
對於狄仁傑的培養,杜荷不打算拔苗助長。
讓其在基礎官職做起,一點一點積累處理政務的經驗,才不會毀掉這顆好苗子。
杜荷微微點了點頭:“沒問題,那就讓狄仁傑擔任門下主事,我明日跟吏部侍郎崔勖打聲招呼即可。”
“諾。”
裴行儉拱了拱手道。
兩人又聊了片刻,眼看天色逐漸變得昏黑,杜荷這才離開萬年縣衙。
...
翌日。
百官朝會。
等三省六部和九寺五監的主官彙報完政務後,杜荷站起來稟報道。
“太子殿下,陛下昨日給臣下了一道命令,讓臣今日把後宮的諸位娘娘送去玉華宮,此為陛下親筆手諭。”
“還請殿下過目。”
嘩啦~
杜荷的話音落下,太極殿內頓時響起一陣巨大的喧嘩聲。
文武百官看著杜荷和李承乾,臉上充滿了驚愕。
“陛下此舉究竟是何意?”
“把所有嬪妃都帶去玉華宮,難道陛下不想回長安?”
“這是退位讓賢的準備嗎?”
“...”
坐在靠前位置的長孫無忌和褚遂良等人麵麵相覷,他們的眼皮猛地跳動,心裡頓時充滿急迫感!
要是陛下近期讓位給太子,那他們所有的謀劃豈不是落空?
不行!
必須得提前行動!
禦台上。
李承乾看著來濟呈遞上來的手諭,他的臉上充滿笑容,隨後在心裡嘀咕起來。
“好啊!”
“父皇他老人家終於想清楚,舍得把皇位騰出來!”
“不錯!”
也不知道杜荷跟父皇說了什麼,竟然會讓父皇下此命令!
不過臨近自己登基的時間,父皇若能主動提出退位之事,他也不必讓父皇難堪。
畢竟父子一場,互相能留個臉麵最好。
李承乾放下手諭,朗聲說道:“杜荷,此事交給你全權負責,一定要將眾娘娘安全送去玉華宮。”
“諾。”
杜荷拱了拱手道。
朝會又持續了小半刻鐘,這才在百官複雜的心思下結束。
朝會結束後。
杜荷追上崔勖說道:“崔侍郎,本官有一事相求。”
崔勖的眉頭一跳,他連忙拱手回道:“韓國公但說無妨,下官若能幫忙,絕不含糊。”
他擔任了數年的吏部侍郎,現在年紀也不小,能不能在致仕之前晉升為吏部尚書,得靠杜荷的大力提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