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十分了解杜荷的性格,他既然如此積極提出要攻下南疆,肯定有彆的目的在。
如果沒有好處,他恐怕不會主動說話。
“嘿嘿。”
杜荷咧嘴笑了笑:“真是什麼都瞞不了陛下!”
“南疆四國除了有製作輪胎的橡膠樹外,還有高產、早熟和耐旱的稻種,此稻種和晚稻相配合,可做到一年兩熟。”
“在交州和南疆等地,還能做到一年三熟!”
什麼!
有一年三熟的稻種?
還高產、早熟和耐旱?
李世民神色激動道:“杜荷,此稻種在何處?”
當前南方種植的稻穀,都是一年一熟,產量低不說,而且還極不耐旱。
如果有此神奇稻種,糧食的收成將會大大提升!
即便遇到旱澇災害,百姓家中也能有餘糧渡過,不至於像往年一樣流離失所。
杜荷拱手道:“回陛下,此物在林邑國內。”
“臣在數月前已經派遣農業技術部的工匠,前去林邑國尋找此稻種,當前並無消息傳回。”
“臣擔心他們被當地的土著扣留,心裡才著急將南疆打下。”
林邑國是占城國的前身,始建於東漢末年,直到公元877年左右,林邑國才被稱為占城國。
因此當前的稻種不叫占城稻,而叫林邑稻。
李世民當即下令道:“李道宗,你馬上持虎符去調遣大軍,要先把林邑國打下來,把高產耐旱的稻種送去格物院!”
“待格物院把該糧種研究透,再大範圍種植!”
他雖不清楚格物院那幫人的能耐,但他知道杜荷的實力。
隻要杜荷主持做的事,肯定效果驚人。
要是直接把稻種分給百姓種植,百姓可能會因為不懂這些稻種的習性,而把稻種大量毀掉。
李道宗連忙走過去,雙手恭敬地接過虎符。
他臉色凝重道:“陛下放心,臣定能在三個月內,把林邑國打下來!”
李世民點了點頭。
他轉頭指著杜荷笑罵道:“你這混小子,知道林邑有此良種,也不早一點說出來!”
如果杜荷早一點告訴他,說不定在數年前已經打下林邑。
這麼好的稻種,放在林邑的手中暴殄天物。
杜荷扯了一個理由道:“臣也是聽其他商客說,才知道林邑有一年熟的稻種。”
李世民也沒有繼續多說。
他揮了揮手道:“你們馬上回去調集大軍和糧草,儘早出動大軍平定南疆!”
杜荷和李道宗一齊行禮道。
“臣等告退。”
...
回長安的路上。
李道宗感激道:“韓國公,多謝你給本王這次機會,本王在長安郊外有一處大莊園,稍後派人把地契送到公主府。”
“韓國公您可不要誤會,本王這不是賄賂你,而是讓這所莊園能發揮它應有的價值。”
“畢竟往後本王要長期鎮守南疆,可沒多少機會回長安。”
好家夥!
他此前一直認為李道宗古板正直,沒想到他也是一個心思巧妙之人!
杜荷笑嗬嗬道:“江夏王,既然如此,本官就幫你暫時保管這所莊園。”
“等你回長安的時候,隨時把這所莊園收回去。”
說完後兩人對視一眼,一齊仰頭長笑起來。
過了片刻。
李道宗拱手道:“韓國公,本王有一事相求。”
“江夏王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