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百官越是猜測,越是覺得思維混亂。
他們把朝中的文武百官,全都猜測了一遍,可最後發現並沒有和李君羨有仇怨之人。
至於利益衝突,那更是無稽之談。
彆看李君羨現在還是千牛衛大將軍,等太子登基以後,這個職位肯定會被薛仁貴和秦懷道等人占據。
至於李君羨這個前任皇帝的心腹臣子,恐怕隻會被下放對待。
如果李君羨在開拓西域的戰鬥中,沒有立下赫赫戰功,其肯定會被太子殿下疏遠冷落。
百官經過一番推測後,最終得出兩個可怕的結論。
“其一,李君羨是個倒黴蛋,成了讖語的替罪羊。”
“其二,陛下要清除這個威脅皇權的存在!”
對於皇室來說,最忌諱的就是威脅皇權的讖言,這可是臣子謀反的最大借口。
當百姓都這麼認為時,身為武將的李君羨便有了造反的民心。
...
戶部。
和外麵暗流湧動的氣氛不同,杜荷又把五名行軍大總管,十名副大總管,以及一眾負責後勤輜重的大臣叫來議事。
昨天已經把大的框架定下來,今天則討論細則問題。
兩個時辰後。
杜荷長呼一口氣問道:“諸位將軍,你們對戰鬥的安排,可還有不明白的地方?”
過了數十息,都沒有站起來提問題。
杜荷沉聲說道:“既然大家都沒有異議,今天開始你們五路大軍的行軍副大總管,得去調集各州府兵。”
“各部人馬要在指定的時間到達各自的目的地,違令者軍法處置!”
隨著杜荷的話音落下,眾將領的後背一冷。
不少人跟隨杜荷征戰過,他們從未聽杜荷下過此等命令。
眾武將紛紛站起來,他們齊聲應道。
“末將遵命!”
戰時的大軍統帥軍職最高,可以處置麾下的所有將領,即便貴為尚書左仆射的李績,也得聽從杜荷的命令。
等他們坐下來後。
杜荷朝侯君集說道:“侯右仆射要做好後勤統籌,及時為將士們運輸糧草輜重!”
“含嘉倉、義倉和諸多常平倉內的糧食,全都調去前線!”
此戰的籌備期隻有大半個月,時間十分緊迫。
如果從民間購買糧食,或者等待各地的納糧,肯定會耽誤大軍的出戰時間。
唯一的辦法,就是把糧倉內的糧食先調動起來。
侯君集站起來臉色凝重應道:“臣遵命!”
緊接著杜荷又跟他們叮囑幾句,除了把薛仁貴、席君買和裴行儉留下外,讓其餘人回去做準備。
等眾人都離開後。
杜荷微笑著說道:“仁貴,君買,你們稍後點3000禁軍,保護太子殿下去莊園。”
“此行看的東西名叫火炮,到時候你們兩路大軍各帶50門,能夠協助你們快速轟破敵陣。”
火炮?
這是何物?
薛仁貴和席君買儘管滿頭霧水,但他們還是感激行禮道。
“謝韓國公關照!”
從此次大戰安排他們心裡便清楚,韓國公把最好打,最容易立下戰功的任務交給他們。
待他們推平天竺諸國和吐蕃的主力後,他們的功績定能排名前列。
杜荷朝裴行儉下令道:“守約,你現在去一趟軍器監,把200名鐵匠先護送去莊園。”
“到了莊園後你在那邊等候,到時候你也一起見識火炮的威力。”
根據他的有意安排。
薛仁貴麾下的兩個副大總管,為程務挺和裴行儉,兩人能文能武,能夠彌補薛仁貴的短板。
席君買麾下的兩個副大總管,為羅通和薛萬備,他們同樣是文武兼備之人。
現在讓裴行儉去掌握火炮,也方便他們後續的使用。
“遵命!”
裴行儉拱手應道。
...
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