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
內侍接過新抄寫的戰報,隨後低著頭快步離開大殿。
李承乾朝馬周揮了揮手道:“賓王,你先下去批閱奏折,要是那幫藩王還有意見,孤再把他們叫來長安議事!”
“大軍大勝的消息你先彆傳出去,留著孤在明日朝會上說!”
知道杜荷很快把吐蕃和天竺打下來,李承乾的腰杆子也直了不少。
那幫藩王若是想搞事,他有的是對付的辦法!
“臣遵旨!”
馬周拱手行禮後,隨後大步離開明德殿。
心情大悅的李承乾,他把案幾一側的疆域圖拿出來,隨後拿起筆墨將滄、瀛、深、冀四州點上。
“不錯!”
“這24州看起來就舒服。”
把疆域圖收起來後。
李承乾搖頭晃腦嘀咕道:“良臣輔孤登宸極,孤予良臣千裡地。”
說著他背負雙手往後殿走去。
...
玉華宮。
玉華殿外的涼亭下。
李世民、李泰和李治等人坐在爐火四周,他們不僅吟詩作賦,還商討治國安民之策。
正當他們聊得起勁時,內侍持著戰報走到李世民的身側,低聲稟報道。
“陛下,太子殿下派人送了一封戰報回來。”
戰報?
看來是捷報!
李世民的臉色微動,將戰報遞給李治說道:“雉奴,朕的眼神不那麼好,你來將戰報朗讀出來吧。”
其餘一眾皇子紛紛停止說話,他們的目光放到李治的身上。
“諾!”
李治接過戰報,隨後朗聲念了起來。
聽完後。
李泰驚愕道:“杜荷率兵一戰滅掉12萬餘吐蕃步騎,現在還千裡襲擊吐蕃主力?”
“兩場戰鬥就能滅掉吐蕃盤亙在天竺疆域的兵力?”
想到自己在相州起兵之事,李泰頓時覺得朝廷的將士都沒有發力。
若是杜荷、李績和程咬金等將領,把他當吐蕃人一樣對待,恐怕他麾下的20餘萬大軍會全軍覆沒。
其餘一眾皇子驚愕片刻,隨後紛紛出聲道。
“韓國公果然用兵如神!”
“寒冬臘月的時節,韓國公敢在糧草跟不上的情況下,親率大軍直搗吐蕃老巢,這份勇氣真讓人欽佩!”
“將是兵之膽啊!”
“...”
李世民聽到一眾子嗣誇讚的話,他滿意地頻頻點頭。
他沒想到吐蕃如此不知天高地厚,竟然敢主動列陣和唐軍硬碰硬,不然大軍一座城慢慢拔掉,少說也要半年時間。
畢竟天竺的疆域太大,而且守城的吐蕃和天竺兵有將近30萬,逐一攻城的速度不會太快。
激動片刻。
李泰好奇問道:“父皇,杜荷立下這麼大的功績,您說大哥會把哪些疆域封做杜荷的領地?”
“該不會在天竺選一塊疆域吧?”
這段時間他們也在聊封地之事,像契丹、靺鞨、室韋和西突厥等地,基本是在座一眾皇子的封地。
而父皇又提前把吐蕃那塊碩大的疆域,賞賜給李恪那家夥。
至於能分封的疆域,也就剩天竺。
李治搖了搖頭說道:“大哥還需要韓國公的輔佐,不可能讓把韓國公的疆域封那麼遠。”
“說不定會在大唐原來的疆域內,擇一州之地封禪。”
聽到李治的話,一眾皇子全都點頭讚同。
等大哥執掌大權以後,肯定會讓杜荷執掌重權,不可能把他丟去萬裡之遙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