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公主是江夏王李道宗的嫡女,她一開始隻是平平無奇的郡主。
為了跟吐蕃和親,她在貞觀十四年640年)被李世民封為文成公主,當時她隻是一個16歲的小姑娘。
大唐的官吏都想不到,年幼的文成公主這麼有本事,給吐蕃帶來大量的文化和技術。
後續吐蕃成為大唐的勁敵,也有文成公主的一份功勞。
兩人坐下後。
文成公主感慨說道:“本宮在數年前便聽說過,大唐出了一個和房謀杜斷一樣的能臣,沒想到竟如此年輕。”
“有了韓國公的輔佐,大唐國祚最少延續千年!”
聽到文成公主誇讚的話,杜荷微微擺了擺手。
大唐能留存多少年,並不是看他有多厲害,而是看後續的君主和大臣,能不能把大唐支撐起來。
如果大唐的帝皇出了昏君,而周邊的藩王出了聖賢之人,覆滅大唐江山也有可能。
當然等他們橫掃天下後,以後怎麼更替皇朝都是漢人。
杜荷給兩人倒下一杯茶湯,這才微笑著說道。
“公主殿下才是女中豪傑。”
“吐蕃從立國到現在也才16年而已,因為您帶去的大量技術和文化,讓其國力遠遠超過西突厥和薛延陀等國家。”
“假以時日,吐蕃肯定會成為對大唐有威脅的強國。”
呃...
文成公主的表情微微一愣。
她雙手緊緊地握著裙擺說道:“韓國公,本宮給吐蕃帶去的都是不入流的東西,哪能給大唐造成威脅?”
“況且本官乃一介弱女子,也沒有這麼大的能耐。”
頓了頓。
文成公主微笑著說道:“這些年吐蕃都向大唐朝貢,鬆讚乾布更是陛下的狂熱支持者,吐蕃是大唐忠誠的藩屬國。”
“再過千百年,吐蕃一樣不會背叛大唐。”
文成公主心裡很清楚,韓國公的這番話就是在責怪她助力吐蕃變強。
可她這麼做,不也是為了兩國的友誼嗎?
況且她成為吐蕃的皇後,理應為吐蕃的子民著想,讓他們能過上好一點的日子。
聽到文成公主的話,杜荷微笑著搖了搖頭。
“公主殿下,吐蕃這些年除了想吐穀渾擴張,此前還想去侵占西突厥的疆域。”
“要不是吐蕃忌憚我們大唐的轟天雷,恐怕在兩年前我們就已經交手。”
“彆說千百年,吐蕃現在就一身反骨。”
文成公主的表情微微一頓,一時間不知道怎麼反駁牙尖嘴利的韓國公。
她心裡對杜荷十分欽佩,怪不得年紀輕輕就貴為國公,而且還率兵打下數個國家。
韓國公的腦子靈敏,嘴皮子也比較利索。
兩人閒聊一陣後。
杜荷喝了一杯茶湯,接著說道:“公主殿下,說說你今天的來意吧。”
原本就沒什麼底氣的文成公主,聽到杜荷方才的一番話,心裡更加沒有底氣。
不出意外,今天應該白來。
文成公主咬了咬下唇說道:“韓國公,本宮受鬆讚乾布所托前來找您求饒,大唐想要什麼才願意撤兵?”
“隻要吐蕃能夠做到,絕對會滿足大唐的要求。”
嗬嗬!
果然是前來求情。
杜荷臉色嚴肅說道:“大唐要的是吐蕃這塊疆域,讓吐蕃的大部分子民遷徙到大唐居住。”
“這個小要求,鬆讚乾布能不能答應?”
這...這如何能答應?
若是鬆讚乾布和文武大臣願意舍棄榮華富貴,徹底成為大唐的一份子,她也不需要前來當說客。
文成公主麵露難色道:“韓國公,難道沒有第二條路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