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這段時間去了數十個城池招降,他發現吐蕃的其他城池已經沒有青壯年,恐怕數十個士卒就能滅掉一座城。
至於那些小部落,連甲胄和長兵器都沒有,更是不足為慮。
杜荷點了點頭。
如果連這點小事都搞不定,以後李恪也沒辦法執掌偌大的吐蕃。
畢竟後續遷徙百姓,重新劃分州郡和任命官吏,這些事情都需要李恪統籌去完成。
交代完李恪的事情。
杜荷朝一眾將領說道:“諸位,你們這兩天要跟楚王、戶部、太府寺和太仆寺的官吏交接好,我們後日班師回朝!”
“特彆是繳獲的金銀財物,一定要清點好數額,萬不能出現較大的偏差。”
戰場交接戰利品,不會清點的太過詳細。
畢竟要是清點的太細,那幫負責善後的官吏,可就沒有油水可撈。
得給這幫人喝點湯,他們做事才會積極。
再加上負責後勤很辛苦,而他們完成任務後,也不會獲得多大的獎賞,所以一點油水得留給他們。
大殿內的眾人紛紛站起來,他們齊聲大喊道。
“末將遵命!”
緊接著杜荷又跟他們叮囑幾句,特彆是囚困戰俘的事宜,杜荷多次提醒他們。
交代好大小事宜,杜荷當即揮手讓他們去忙活。
就在其他人忙起來的時候,杜荷則閒了下來,他一個人在大殿內靜靜地喝茶。
至於崔神基、王敬直和蕭鍇三人,他們也忙的焦頭爛額。
臨近下午。
裴行儉一臉嚴肅走進來稟報道:“杜帥,有吐蕃的王室告密,將領論欽陵暗中在煽動將士,準備在我們主力班師回朝以後,趁機發動暴亂!”
“您看該如何處置?”
啥?
手下敗將論欽陵,到了這個時候還敢煽動將士暴亂?
還是吐蕃的皇室告密?
杜荷沉聲說道:“守約,你現在去審查此事,如果意圖叛亂屬實,把涉案的人統統砍了。”
“加固鐵牢,避免他們衝出來。”
當前在吐蕃共俘虜了14萬餘將士,上百萬的男女老幼,而看押他們的士卒隻有7000餘人。
必須砍殺一批人,才能做到殺雞儆猴。
裴行儉臉色嚴肅拱手道:“末將遵命!”
想到吐蕃將領意圖叛亂之事,杜荷想到曲女城內也扣押著將近十萬大軍,和數十萬的天竺百姓。
而看守這一大幫俘虜的士卒,也隻有區區數千人。
杜荷當即寫了一封手諭,隨後交給親衛說道:“把手諭帶給曲女城的守將,讓他加固牢獄和嚴查俘虜。”
“若是發現有叛亂的苗頭,允許他先斬後奏。”
那些守軍可沒有他這麼大的權力,即便知道那幫俘虜想叛亂,也不敢將他們就地格殺。
等他派人送奏書去長安,恐怕會釀成大禍。
“諾。”
親衛領命後快步離開。
一個時辰後。
裴行儉回到大殿稟報:“杜帥,末將已經查清楚,論欽陵已經拉攏了10個將領,以及5592名士卒叛亂。”
“末將已經將這批人斬首示眾,並且派人加固了牢房。”
不錯!
行事效率挺快。
杜荷輕聲說道:“守約,在我們回長安之前,再派人排查隱患,避免被這幫俘虜鑽空子。”
前麵幾場滅國之戰,要麼沒有俘虜,要麼把俘虜和牲畜帶回大唐,也沒有這麼多麻煩事。
現在把俘虜留在吐蕃和天竺看管,還是得慎重一些。
裴行儉拱手說道:“遵命。”
夜幕降臨。
當其餘將領得知論欽陵煽動吐蕃將士,意圖在大軍離開吐蕃後鬨事時,他們全都憤慨地拍著桌子。
要不是得留下這幫精壯去做苦力,他們早就去把這幫人給滅了。
兩天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