嘩啦~
隨著來濟的話音落下,太極殿內頓時響起一陣巨大的喧嘩聲。
文武百官麵麵相覷,臉上充滿了驚喜。
沒想到陛下也這麼著急,竟然讓鎮東王親自帶著《禪位詔書》過來,太子殿下登基的日子不就在眼前麼?
想到太子登基後大封群臣之事,眾人的呼吸也變得急促起來。
禦台是。
李承乾強壓心中的喜悅,他語氣還算淡定說道:“把鎮東王宣進來。”
“諾。”
來濟領命後快步走出大殿。
沒過多久,穿著一身紫色官袍的李泰,雙手持著《禪位詔書》快步走進來。
在文武百官的矚目下,李泰走到大殿前方行禮道。
“參見太子殿下。”
李承乾微笑著揮了揮手道:“鎮東王不必多禮,快快請起!”
他討厭了二十餘年的弟弟,在這一刻看起來竟然有幾分可愛,也讓他心中升起一絲親情。
特彆是李泰瘦下來的樣子,看起來更加舒服!
“謝太子殿下。”
李泰謝禮後,接著高舉手中的詔書說道:“臣今日受陛下之命,前來宣讀《禪位皇太子詔》,還請太子殿下和諸位大臣接旨。”
沒有太多的廢話,李泰開門見山直奔主題。
本來他想了不少誇讚李承乾英明的話,但是看著李承乾高坐禦台的樣子,他心裡還是生出幾分嫉妒。
等李承乾登基以後,數萬裡江山都是李承乾的領土。
甚至他這個鎮東王,每年也要向李承乾朝貢,甚至還要聽從李承乾的號令行事。
過了數息。
李承乾和文武百官紛紛站起來,他們齊聲大喊道。
“臣接旨!”
眾人看著李泰手中的詔書,他們的臉上充滿了期待。
特彆是李靖、程咬金、尉遲恭、唐儉、李績和孫伏伽等貞觀朝老臣,他們心裡更是充滿了唏噓。
沒想到貞觀朝隻是維持了23年,實在太短暫了!
“咳咳。”
李泰輕咳兩聲,隨後打開詔書,抑揚頓挫念道。
“朕承天命,馭臨四海,肇啟貞觀之治,迄今二十三載。今大唐乾戈偃息,黎元康阜,四夷賓服,...,然朕年逾五旬,體氣漸衰,宵衣旰食之餘,常思社稷萬年之基。”
“皇太子承乾,朕之嫡長子也。自齠齔之齡,育於東宮,受經於先儒,習禮於宗伯。久葉祥符,夙彰奇表,天縱神武,智韞機深,...,朕歎其務本之智,崇文重道,引納賢才,東宮僚屬多有正士,皆其傾心禮待之故。此等德行,足以承宗廟之祀,繼鴻業之統。”
“自冊立之後,承乾即皇帝位,改元聽其便宜。朕退居上皇,躬修清淨,以遂初誌,...,惟願新君上承天命,下順民心,以孝治天下,以仁安兆庶,...,庶幾宗廟永固,社稷綿長,開疆拓土,傳之無窮,不墜朕之遺緒也。”
“布告天下,鹹使聞知。”
這一封《禪位皇太子詔》寫的很長,李泰足足念了大半刻鐘,這才將其誦讀完畢。
聽完後。
李承乾露出一副‘猶豫’之色,而文武百官則躬身行禮道。
“陛下聖明!”
文武百官說完後,也不著急向太子諫言登基之事,而是神色激動地坐了下去。
過了片刻。
李靖朝杜荷使了一個眼色,並且湊過來低聲說道:“韓國公,太子殿下在等百官進諫登基事宜,還請您懇請太子殿下登基。”
“這一次太子殿下會拒絕,我們再上《勸進表》,完成三辭三讓的禮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