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百官聽到陛下的這番話,他們的心猛地抽搐一下,隨後紛紛端起酒樽站起來示意道。
“多謝陛下這些年的照拂!”
“陛下請!”
一杯酒下肚後,太極殿內的氣氛也增添了幾分哀傷。
特彆是房玄齡、李靖、尉遲恭和程咬金等貞觀朝老臣,他們的感觸最深,神色看起來無比動容。
曆朝曆代的君主都習慣搞殺功臣的一套,而陛下卻從未主動做過這樣的事。
跟著這樣仁厚的君主,也是他們這幫臣子的榮幸。
李世民看了一眾貞觀老臣一眼,隨後把目光放到杜荷、蘇定方、薛仁貴、裴行儉和王方翼等人身上。
“玄齡,藥師,敬德和唐儉等人都老了。”
“以後的大唐,將是杜荷、蘇定方和薛仁貴等年輕人的舞台。”
“新老交替,挺好!”
一眾年輕官吏聽到這番話,他們的臉上露出一抹激動的神色。
而那幫貞觀老臣的臉色,則微微一變。
陛下這番話可不是隨便說說,而是提醒他們這幫貞觀老臣,該給年輕人讓位。
這幫貞觀老臣都是人精,他們心裡都清楚,等太子殿下登基以後,他們這幫人可能會被逐漸冷落。
沉默片刻。
尉遲恭笑嗬嗬說道:“陛下,臣在武德三年便追隨您,迄今已經整整30個年頭,臣也想跟您一起賦閒在家。”
“打拚了這麼多年,臣也該好好地在家享福。”
他在貞觀十七年的時候便已經請辭致仕,奈何朝廷這些年一直開疆拓土,多次派他去領兵作戰。
現在他的那幫子嗣已經成長起來,他也不需要活動在朝野上。
李靖拍了拍房玄齡的手臂說道:“臣和玄齡都身染重病,本就沒有幾年活頭,能享幾天輕福也好。”
“有杜荷、李績、馬周和薛仁貴這幫年輕人在,也不需要我們這幫老頭子指手畫腳。”
他原本身子患有暗疾,可在孫思邈的醫治下,竟然減緩了不少,
現在能多活幾年也好,希望能看到大唐一統天下的一幕。
隨著越來越多的貞觀老臣表明自己的態度,李世民和李承乾兩人的臉上,全都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
不錯!
權利交替的很平和。
尤其是通過玄武門之變登基的李世民,他最清楚新老臣子明爭暗鬥,所造成的嚴重後果。
不少武德老臣和他麾下的大臣,都在那場官場交鋒中吃下大虧。
李世民看了杜荷一眼,在心裡感慨道。
“杜荷那混小子說的沒錯,郡王不能在臨死前禪位!”
“現在貞觀老臣已經妥協,等李承乾登基以後,朝堂會維持穩定!”
曆朝曆代的皇權交替,往往都會造成大大小小的震蕩。
不管後宮乾政,還是外戚胡作非為,亦或者有強臣執掌重權,都給各個朝代帶來巨大的破壞。
就連他逼迫父皇退位,社稷同樣動蕩不安。
感慨一番後。
李世民微笑著說道:“諸位愛卿,待太子登基以後,一眾皇子也會重新回封地就藩。”
“朕一個人在玉華宮著實無聊,你們有空可多來玉華宮陪朕釣魚、下棋、修道和著書。”
還不等李靖、尉遲恭和唐儉等人說話。
李承乾出聲道:“父皇,兒臣還需要諸位國公的輔佐,可不能完全賦閒在家。”
“眾國公都是我們大唐的定海神針,有他們在一旁看著,大唐的社稷才會更加穩固。”
聽著李世民和李承乾父子二人一唱一和,一眾貞觀老臣的臉上也充滿了笑容。
太子有良心。
挺好!
太子說出的這番話,是在給他們這幫人承諾,會任命他們為高品階的閒散官。
平時賦閒在家,遇到緊急的國家大事,再參與討論和提建議。
在風輕雲淡的語氣中商議好大事,接下的宴席便顯得尤為輕鬆熱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