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排在第一位的長孫無忌被撤掉,排在第六位的高士廉,因為兒子高履行參與謀反,也被丟到二十名開外。
杜荷的目光接著下移動。
“蕭瑀排十一,程咬金排十二,席君買排十三,薛仁貴排十四,蘇定方排十五,裴行儉排十六,劉洎排十七,馬周排十八,段誌玄排十九,劉弘基排二十。”
好家夥!
李承乾把東宮的核心幕僚,全都放在了前二十名。
不過新朝把自己的核心幕僚放前一些,這也說的過去。
而且席君買的排名在薛仁貴、蘇定方和裴行儉等人之前,也是因為他在貞觀十七年一拳滅掉紇乾承基的原因。
若不是席君買的那一拳,他們恐怕早已經被斬首。
頓了頓。
杜荷接著低聲念道:“高士廉排二十一,屈突通排二十二,殷開山排二十三,柴紹排二十四,長孫順德排二十五,張公瑾排二十六,虞世南排二十七,劉政會排二十八,秦叔寶排二十九,唐儉排三十。”
看完前淩煙閣前三十名,杜荷覺得李承乾還算給李世民和貞觀老臣麵子,沒有把他們丟到最後的名次。
禦台上。
李承乾笑問道:“杜荷,你看看淩煙閣前三十名功臣,有沒有需要調動的地方?”
杜荷拱手說道:“陛下,您的安排很好。”
他心裡清楚,現在定的淩煙閣四十九功臣,也隻是暫時而已。
等李世民百年以後,這裡麵的人肯定會大變動。
屬於貞觀朝的功臣,恐怕除了少數幾個人外,大部分對李承乾登基沒有幫助的人都會剔除。
“好!”
李承乾點了點頭,他接著說道:“淩煙閣後19人,你這邊可有想法?”
“要不我們二人各寫一份名單,然後看看有多大的差彆?”
呃...
聽到李承乾要玩這麼一套,杜荷的表情微微一頓。
玩心還不小。
杜荷拱手說道:“既然如此,那臣就鬥膽把自己的心裡想法寫出來。”
等他走下禦台時,內侍已經準備好筆墨紙硯。
認真思索許久。
杜荷開始把一個個耳熟能詳的名字,抄寫在潔白的宣紙上。
過了小半刻鐘,杜荷和李承乾兩人同時停筆。
李承乾笑嗬嗬說道:“杜荷,把你擬定的名單拿上來,孤要看一看有何不同。”
“好。”
杜荷微笑著點了點頭。
當兩份名單湊在一起時,杜荷和李承乾的表情微微一頓,隨後仰頭大笑起來。
“哈哈哈~”
李承乾感慨說道:“沒想到我們君臣二人的想法,竟然出奇的一致!”
“不錯!”
此前父親便告訴他,麾下負責實際政務的臣子,想法必須跟君主一致。
隻有君臣一心,在推行政務時才更加高效。
當然朝廷也需要不同的聲音,就像父皇身邊的魏征一樣,能及時指出君主的不足。
李承乾看著宣紙上麵的名單,隨後輕聲念起來。
“孫思邈排三十一、牛進達排三十二、薛萬徹排三十三、秦懷道排三十四、崔神基排三十五、王敬直排三十六、蕭鍇排三十七、王君愕排三十八、羅通排三十九、趙節排四十。”
“孫思邈不僅治好孤的傷腿,還培養出數千名醫術精湛的太醫,功不可沒啊!”
其實李承乾想把孫思邈排進前二十名,隻是礙於父皇麾下文武大臣的功績,於是特意排在貞觀老臣的後麵。
頓了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