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等杜荷站起來領命,李承乾接著說道:“新朝施行的政策頗多,《貞觀律》已經不能滿足新朝的運行,韓王你還要組織官吏修《鴻蒙律》。”
“修國史和修律法,由你全權負責!”
新帝登基要做的事情,除了大封群臣外,就是監修國史和修改律法。
國史絕非單純的曆史記載,而是承載天命傳承、皇權合法性與治世經驗的核心載體,也是彰顯以史為鑒的理念。
至於修改律法,也是為了鞏固新朝政權的權威。
在文武百官的矚目下,杜荷站起來行禮道。
“臣遵旨!”
一眾文臣目光灼灼地看著杜荷,他們的心思再次變得活絡起來。
修國史和修律法乃是他們能立下的巨大功績,甚至還能獲得爵位的賞賜,若是能給韓王選中就好了!
“嗯。”
李承乾微微點了點頭,他接著下令道:“李績,侯君集,天竺諸國已經徹底淪為我們大唐的疆域,當前不著急設新州郡,你們要派人去天竺國種植糧食!”
“天竺和西突厥,將是大軍西征的重要糧倉!”
頓了頓。
李承乾接著說道:“除了屯田外,還要在天竺疆域內大修官道,方便糧草輸運以及大軍行軍。”
“投降大唐的上百萬天竺子民,你們可隨意差遣。”
去年杜荷率領30萬大軍征伐天竺的時候,便存在因為糧道過長,而沒辦法及時輸送糧草的事。
而天竺挨著迦畢試國、漕矩吒國和健馱邏國等沙漠國家,吐火羅挨著波斯薩珊王朝和可薩汗國等。
大軍席卷天下的時候,可從這兩塊疆域出兵。
侯君集和李績一起站起來應道。
“臣遵旨!”
“還請陛下放心,我等一定會在天竺多屯田,確保百萬大軍的糧草!”
現在戍守西突厥疆域的官吏,他們在那邊囤了不少糧食。
有了在西突厥屯田的成功經驗,在土地肥沃的天竺國屯田,並不是什麼難事。
商議完正事。
李承乾站起來說道:“諸位愛卿,兵工廠今日起正式接受預定,諸位可帶錢去樞密院購買兵甲器械。”
“你們都放寬心,兵工廠給你們提供的兵器,肯定比將來的對手要好!”
“退朝。”
在文武百官的恭送聲下,李承乾大步離開太極殿。
一眾官吏和藩王,他們紛紛把杜荷圍上,他們七嘴八舌地說著話。
杜荷聽到耳朵裡嗡嗡作響,他們說的話壓根就聽不清楚。
“停!”
杜荷大喊一聲,等他們安靜下來後,他指著太極殿門口的方向說道。
“負責兵工廠的人是馬周和裴行儉,他們已經先一步去樞密院,你們趕緊派人帶錢去下定。”
“除了下定兵器,你們還得提前準備好3000名民兵的名單,然後拿去兵部報備。”
“陛下隻給前50個名額,錯過了可就沒機會了!”
李承乾之所以選擇在朝廷上宣布這件事,那就是他希望這50個名額被這些官吏背後的世家拿到。
後續把這些官吏封為諸侯王,他們的家族為封地的王族,這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眾官吏聽到杜荷的話,他們的心裡一驚。
“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