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荷之所以想研製蒸汽機,後續就是為了製作蒸汽火車和汽車,節省大唐百姓出行的時間。
他有一個想法,那就是在他的有生之年,跟妻兒老小乘坐火車在亞歐大陸環遊一圈。
希望經過三四十年的不斷積累,能把蒸汽機做出來,把長達數萬裡的鐵軌鋪設出來。
裴行儉臉色凝重道:“韓王,蒸汽機涉及的東西太多,得調集數百名工匠,專門來研製其原理和部件。”
“除此之外,朝廷還得開設大型鋼鐵廠,提前鍛造百煉精鋼。”
“當今朝廷的鐵器和煤炭也不足,也得派人去挖掘。”
雖說工匠的技術還相對落後,但好在大唐現在不缺勞作的奴隸,可隨便調遣數萬人去挖鐵礦和煤礦。
相信在無數人力物力財力的支撐下,很快就能實現這一願望。
“好。”
杜荷微笑著點了點頭,隨後站起來說道:“守約,你馬上去格物院內抽調工匠,成立一個專門研製蒸汽機的部門。”
“你要把這個部門做細分,讓不同的工匠負責研製不同的東西。”
“譬如派人研製機床,各種模具,蒸汽機的構造,哪怕是螺絲和鐵軌,也要派專門的人研製。”
緊接著,杜荷又跟裴行儉叮囑了一番。
聽完後。
裴行儉拱手說道:“韓王放心,下官這就去安排!”
行完禮後,裴行儉拿著幾張關於蒸汽機製作思路的圖紙,快步離開樞密院。
半個時辰後。
樞密院乾事高季輔敲門走了進來,他低聲稟報道:“韓王,涼州都督王玄策來信,說西突厥的奴隸最近都在鬨事。”
“他們想要一日三餐吃肉,還要朝廷放他們回去,不然他們就殊死反抗。”
“現在鬨事的人越來越多,涼州沿線的府兵隱約鎮壓不住他們,您看該如何處置?”
謔!
西突厥的這幫奴隸竟然不安分?
杜荷輕聲說道:“把奏疏拿過來給本王看看。”
高季輔連忙把手中的奏書遞過去,隨後恭敬地站在一側等候。
盞茶功夫後。
杜荷輕聲說道:“現在官道修築的差不多,也不需要35萬勞役待在那邊。”
“你現在擬定一封奏書,調遣10萬人去挖煤礦、硝礦和鹽礦,調遣15萬人去挖鐵礦和銅礦。”
“把這些人分在各州郡,該地的府兵增加至5000人。”
當前大唐的煤礦、鐵礦和硝礦等,主要集中在河東道和關內道,而且這些地方的府兵也最為集中。
隻有嶺南道和劍南道等地,目前的礦產資源開發並不多。
頓了頓。
杜荷接著說道:“你擬定好奏疏,然後拿去給陛下審批,陛下通過後直接讓門下省審核頒行。”
“遵命!”
高季輔領命後快步離開。
他本人就是中書侍郎,上官儀是黃門侍郎,他們兩人便能完成聖旨的擬定和審批。
隻要陛下簽署蓋章,這些奏疏半個時辰內就能頒發下去。
杜荷在樞密院待了一會,隨機抽看了三十封奏疏,發現沒問題後這才離開皇宮。
在侍衛的護送下,杜荷去了一趟莊園。
大堂內。
杜荷微笑著問道:“你們的賞賜可拿到手?”
甄風子、李清城和王康等人激動地點了點頭,紛紛出聲道。
“托韓王您的福,我們全都拿著巨額賞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