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電報是公開的通信方式,陸征依然儘力以正式的語氣表達,然而字裡行間的深情卻難以掩飾,讓每一個讀到的人都能感受到他對周喬的濃烈情感。
這份炙熱的情感也感染了周喬,讓她感覺自己滿是活力和年輕的心態。
與此同時,周喬正忙於裝修新店的事宜。
這項工作由周勇負責,但她也不能完全放手不管。
畢竟,裝修是一項昂貴的投資,可能需要幾千甚至上萬元,幸好支付是可以分期進行的,這讓周喬有時間來調整資金。
此外,她還麵臨著庫存男款羊毛大衣的銷售問題。
這批衣服質量上乘,款式也不錯,但似乎沒有找到合適的銷售渠道。
考慮到鳳城市的富裕人群主要集中在國棉廠和鐵路局,周喬計劃將攤位搬到更接近這些潛在客戶的地區,比如靠近國棉廠的二七路或鐵路局的宿舍區。
當周喬提出要換個地方擺攤時,李鳳蓮顯得有些猶豫。
作為周勇的妻子,她現在住在鐵路局家屬樓,對外聲稱是原房主的親戚。
鄰居們知道他們是做個體生意的,雖然表麵上沒有說什麼,但李鳳蓮感覺到他們內心對個體戶並不尊重。
尤其讓她擔心的是,自己的兒子周奇剛轉學到城裡,正是建立自信和社交圈子的關鍵時期。她怕如果換了環境,其他孩子會看不起周奇。
儘管自己舍不得穿貴重的衣服,但李鳳蓮從不吝嗇給兒子最好的吃穿。
周奇說話還有些縣城口音,不過在不說話的時候,他的外表和其他鳳城本地的孩子並無二致。
周喬起初並沒有意識到舅媽的顧慮,直到晚上和伯母周麗梅討論時,才恍然大悟。
她意識到,即使舅媽李鳳蓮比表妹周麗梅外向,也同樣麵臨著初進城的敏感和謹慎。
因此,周喬決定改變策略,建議將攤位分成兩個,自己負責推銷男款大衣,而李鳳蓮則繼續銷售剩餘的貨物。
這樣一來,既解決了銷售問題,又照顧到了舅媽的感受。
“舅媽,這次貨走得有點慢,不如我們把攤子分開,我來負責推銷男款大衣,您繼續賣剩下的貨吧。”周喬提議道。
聽到這話,李鳳蓮鬆了一口氣,回應道:“我不確定自己能不能做好,但彆嫌我笨,我會慢慢學的。”
現在是時候讓李鳳蓮獨立負責銷售了。
將來店鋪開業,主要由李鳳蓮管理,周喬隻負責進貨。
因為高考前的幾個月,她需要集中精力複習備考。
她計劃從1月開始全心投入學習,到時候店鋪裝修完畢,她也不必再每天辛苦地擺攤了。
每月去羊城進兩三趟貨,服裝店就能維持運營。
最晚到明年高考後,周喬打算訓練舅媽李鳳蓮成為店裡的主心骨。
既然答應了陸征要考京城的大學,周喬預計自己在明年8、9月就要前往京都,鳳城的生意自然得交給李鳳蓮打理。
這天,周喬帶著貨物來到鐵路局家屬區,將熨燙好的大衣一件件掛起。
這些大衣款式經典,顏色低調,適合那些有品味但不喜歡過於張揚的男人;而女士款則時尚亮麗,滿足了女性顧客對款式和色彩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