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雲盛提議,在孫校長的見證下與周麗梅見麵,想要解決他們之間的問題,希望周喬能夠接受這個事實。
然而,當周雲盛和周紫萱離開後,孫校長的妻子卻大發雷霆,指責丈夫不該插手學生的家務事。
她覺得一個農村婦女提出和好需要多大的勇氣,而孫校長卻輕易相信了周雲盛的說法。
孫校長嘗試解釋自己的初衷是為了讓周喬可以無後顧之憂地專心學習。
然而,他的妻子並不認同,認為這背後有著更複雜的原因。
孫校長雖然被妻子批評得體無完膚,但他仍然堅信自己的做法是對的,畢竟“寧拆十座廟,不毀一樁婚”。
不過他也意識到,男女思維方式的不同確實影響了他們對同一問題的看法。
孫校長心裡另有打算,這使得他的妻子幾乎氣得說不出話來。
她拉過一旁的孫甜,希望能從她那裡得到一些公正的意見。
孫甜性格溫和且有些靦腆,麵對衝突時往往顯得力不從心。
雖然她覺得事情似乎有些不對勁,但因缺乏足夠的生活經驗,無法像校長的妻子那樣洞察一切。
孫甜猶豫了一會兒,緩緩開口:“嬸嬸,我很難判斷誰是誰非。不過,據我對周喬的了解,她的精神狀態很好,看起來很享受現在的生活。
既然她父母的問題暫時得到了解決,為什麼不等到周喬高考後再處理呢?”
明明周喬目前的狀態非常穩定,為何要在這個時候重新揭開她父母之間的舊傷?如果問題得不到解決,反而可能影響到周喬的情緒。
距離高考隻剩下五個月了,在這個關鍵時刻,最需要的是穩定和安心,而不是冒險嘗試解決問題。
聽到這裡,孫校長也對自己的計劃產生了一絲動搖。他提出了一個折中的方案:
“那我們隻跟周喬的伯母私下談談,不讓周喬知道這件事,這樣即使結果不如意,對她的影響也不會太大。”
儘管妻子仍然不滿意,但她深知丈夫的性格,隻好勉強同意了他的提議。
接下來的日子裡,他們將利用即將舉行的家長見麵會,與家長們交流關於高考的重要信息,強調在剩下的五個月裡,家庭事務應為高考讓路。
另一方麵,周香作為乾部的妻子,過年期間同樣忙碌於拜年活動。
今天她騎自行車來到娘家,這個時代即使是乾部也很少有人在非工作時間使用公車。
梁冬偉沒有配備專車的資格,因此即便是全家出行,也隻能偶爾借用單位的車輛。
吃完午飯後不久,周香便匆匆離開,怕天色暗下來不好騎車。她在娘家聊了許久,終於離去時,家裡人鬆了一口氣。
臨走前,她緊緊握住周喬的手,叮囑她要常來看望自己,並保證家並不遠。
周喬鄭重其事地點了點頭,承諾不會忘記小姨的話。
而周麗梅則在一旁緊張地回憶著去梁家的路線,畢竟她上一次去還是梁磊出生的時候,那時的情景讓她記憶猶新。
“不用著急,等我們去的時候,問問路就行。”周喬心裡清楚得很,她這個小姨是個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人,非得有求於人才會想到來聯絡感情。
至於伯母記不記得路,並不重要。最近這段時間,周喬忙得不可開交,根本沒空陪小姨演這出親情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