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不韋,是呂尚的後代。”
“也就是薑子牙的後代。”
靜靜思索片刻。
姒元排除掉蒼龍七宿指的那七個國家與七個傳人,絕對不是戰國七雄與其七位君王。
“既然不是戰國七雄,而且蒼龍七宿的傳說又足夠久遠。”
“不妨將時間線往前推算。”
認真回憶了好大一會兒。
姒元重新提起毛筆,正準備繼續開始在竹簡上的空白部位書寫記錄時,腦海中突然記起了另外一件事情。
“羅網天字號殺手,奉命追殺一個自稱無名無姓的人。”
“此人手持含光,背後還有蘊含蒼龍七宿七分之一的密盒。最開始,羅網欲殺無名,奪取含光與密盒。”
“無名死,含光失蹤。”
“但是當李斯接管後,羅網開始刻意搜尋起含光劍主。”
“奪取含光,可以認為是羅網有收集天下名劍的愛好。”
“那麼……為什麼要找到含光劍主這個人?而且似乎含光劍主,比含光劍本身以及那個密盒都要重要。”
雖然這些事情暫時還沒有發生。
但這並不影響姒元對其進行判斷,進行分析與猜測。
“難不成……含光劍主,會知道一些有關於蒼龍七宿的真正消息?”
“含光劍主……含光劍……。”
“孔周三劍之一……。”
閉上重瞳眼睛,姒元認真回憶。
片刻之後。
他重新睜開雙眸,提起蘸滿墨汁的毛筆,繼續在書案上竹簡的空白區域書寫。
記錄下各種各樣的線索與消息。
“孔周三劍,是為彆稱,隻是後來流落到了孔周此人手上而得名。”
“其真正當為殷商人皇三劍。”
“此三劍分為含光、承影、宵練。”
“上古奇書《列子·湯問》對此有明確記載。”
“一曰含光,視之不可見,運之不知有。”
“其所觸也,泯然無際,經物而物不覺。”
“二曰承影,將旦昧爽之交,日夕昏明之際,北麵而察之,淡淡焉若有物存,莫識其狀。”
“其所觸也,竊竊然有聲,經物而物不疾也。”
“三曰宵練,方晝則見影而不見光,方夜見光而不見形。”
“其觸物也,騞然而過,隨過隨合,覺疾而不血刃焉。”
姒元停下書寫的毛筆。
仔細觀察自己記載下來的細碎線索,認真分析推理。
然後起身,取出這個時代對於古代的諸多曆史記載,仔細翻閱查看,進行更加準確的曆史線索補充。
“含光、承影以及宵練,此三劍皆為殷商人皇三劍。”
“後周伐商,因其不敬鬼神、不用宗室、不施活祭等名頭,與帝辛之兄微子啟內外勾結,於關鍵時刻謀逆叛亂。”
“至使殷商就此覆滅,為周所取代。”
“自此之後,人皇不存,唯有天子。”
“而含光、承影以及宵練,此三劍既為殷商人皇三劍,又與千年傳說蒼龍七宿有關。”
“那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