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集齊了北戲24級表演係絕大部分學生的短劇最終被命名為《五千年》。
真是恥辱啊,幾十個人裡麵竟然沒一個有取名天賦的。
不過,用《五千年》這個名字,至少是切題的。
雖然是短劇,但也是林煜獨立執導的第一部作品,所以白老爺子還是親自來給林煜捧場,還負擔起了給短劇配旁白的任務。
第一集就是涿鹿之戰。這是黃帝部族聯合炎帝部族,與蚩尤所進行的一場大戰。
林煜在當導演的同時,借助特權,給自己安排了蚩尤的角色。
不是炎黃缺少吸引力,而是蚩尤可以騎熊貓啊。
當然了,雖然心裡很向往,但林煜畢竟還有理智,沒有跑到燕京動物園去問他們借熊貓。這一集裡的坐騎,用的是公園裡掃碼解鎖,十塊錢五分鐘的兒童車。
這部短劇,就是要營造一種草台班子的潦草感,太莊重,反而會降低短劇受眾的觀看欲望。
這大概是林煜拍過的最輕鬆的劇了,連台詞都不用背。對白部分完全隨性發揮,把正經科普留給旁白。
一集三分鐘的短劇,從拍攝到剪輯,用不了半小時。
《五千年》幾乎是日更。也就是期中考試的時候放緩了更新速度,但緊接著就是五一假期,所以缺的那幾更很輕鬆就補上了。
製作簡單不代表質量差。兩個多月下來,這個係列短劇的平均播放量輕鬆過億。根據觀眾反饋,還有不少教師把這個係列作為課堂素材,或者課間娛樂。
雖然拍攝這部短劇,沒有為林煜他們帶來一分錢的收入,而且因為造型潦草,很多觀眾都認不出來裡麵的演員,所以對這幫同學知名度的提高也有限,但作為科普作品來說,《五千年》是非常成功的。
而且,學生時代,這種大家齊心協力做一件事的經曆,不管是對林煜,還是對其他同學來說,都是十分寶貴的。
能拍的事件太多,六十多集,才剛到南北朝,不過在五月底的時候,林煜卻不得不暫時把《五千年》這裡的工作轉給了魏子軒,而他自己,則是跟著蘇玄雲去歐洲逛了一圈。
不是參加電影節,而是官方的文化交流項目。除了林煜,那個代表團裡都是國家一級演員起步。
能帶上林煜,一是蘇玄雲的大力支持,二是《五千年》的優秀影響。但即使如此,林煜也沒能混上代表團的正式成員身份,隻能算蘇玄雲的跟班兼翻譯。
聽著有些委屈,實則是一趟特彆有意義的行程。
這個代表團的級彆非常高,帶隊的是政府的官員,而關於這個代表團在歐洲各處的行程,每天都會出現在總台綜合頻道的晚間新聞裡。
這一趟文化交流意義重大,到年底的時候,很有可能會出現在考研政治的試卷上。
彆看林煜隻是個跟班兼翻譯,但要是把他這個名額放出去,多的是張嚴這個級彆的人來搶。
林煜不知道,這個名額,算不算是師父幫他從蘇玄雲那裡要的好處,反正這一趟絕對不虧。
可林煜沒想到,還有驚喜等著他。
結束完交流,回國之後,代表團一行人參加了一個需要先進行一輪安全檢查的慶功宴。在慶功宴上,林煜見到了級彆更高的領導。
大領導隻是遠遠地指著林煜問了一句“這就是帶頭製作了《五千年》的小林嗎?”
雖然都沒對上話,但這就夠在場的其他文藝界人士對林煜投來羨慕的目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