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味道不好麼?”英奴詫異的問道,一個知州給皇帝獻茶,總不會那點兒破玩意兒充數吧。
趙構搖頭,“茶自然是好茶,隻是當年朕用過同樣的茶,隻是味道各異罷了。”
這也並不奇怪,茶道在中原曆史、傳承久遠,不過隨著朝代的更迭,吃茶的方式也在發生著變化。為什麼古代講吃茶而非喝茶?便是因為最早的茶更類似於飯,比如說漢朝的時候,要先行烤茶,將茶烤出香氣後密封等待冷卻。
冷卻好,再講茶碾碎,一般是碾成細米粒大小的形狀,而且最後在吃茶前,還需要加上鹽作為調味。
到了大宋朝,已經從煎茶變成了點茶,同樣也是將茶葉磨成粉末,最後將這些粉末用特製的茶筅過濾,而後進行引用,宋代品茶,主要是講究茶的原汁原味,以前加入鹽或者香料等調味品的過程被取消。
可以說,當年趙構吃過的茶經過香料、鹽的中合之後,已經沒什麼茶的味道,而現在的茶卻是能夠保留原味,並且帶著甘、澀、苦等味道。
吃了一盞茶,身上變得暖和起來,就在趙構打算給四女來個月下教學的時候,阿貴匆匆而來。
“稟陛下,陳仇求見。”
雖然心中有些不爽,可趙構也知道皇城司前來一定是要事,所以隻能對幾女說到,“你們先回去等著朕,朕稍後就過來,前番你們兩個不是跟英奴學了幾個招式麼,恰好今兒個朕考校一二。”
在幾女羞澀的注視下,趙構離開後園來到前廳。
“參見陛下。”
“說罷,何事。”趙構坐定相問。
“之前審問興元府船工,經過這些人的口供以及皇城司追查的消息,已經查到了幾個幕後之人。”
趙構對一旁的阿貴招了招手,阿貴當即端著準備好的木盆行了過來,給趙構脫了靴子,先行試了試水,待到趙構滿意後便是用心的幫趙構清洗起來。
舒舒服服的長處一口氣,趙構倚在椅子上,微微閉上眸子,這才開口問道,“說吧,朕倒想知道,是哪一個不開眼的,敢跟朕示威!造反?好大的膽子。”
“第一個是南陽鄧氏。”
“南陽鄧氏?”趙構有些驚訝的睜開眼睛,因為自家相父出身南陽的緣故,所以當年他對於南陽的一些士族就有所關注,在漢末時期,鄧氏雖然算不得大族,可是也是地方望族,自己的臣子鄧芝就是南陽鄧氏子弟。
包括曹孟德麾下,大名鼎鼎的鄧艾,同樣也是南陽鄧氏。
不曾想,這一脈不僅傳了下來,而且到了這八百年後依舊是地方望族。
“這一脈傳自仁宗年間進士鄧勘,其子、其孫儘皆是進士登榜,號稱三登世第,在鄉間名聲不小。”
“現今鄧氏官職最高之人是中議大夫鄧顯,其鄧氏一脈雖然並未出過宰執等顯赫官職,不過卻是代代有進士、舉人,在鄉裡名聲極大,而且影響也不小,之前陛下收拾的漕幫,背後除了有陳氏之外,鄧氏同樣是其中一個倚仗。”(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