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絕後了?怎麼又有妾生子!!
“明天我們恰好要去寺廟上香,到時候,我會多捐獻一些,祈求菩薩保佑我的孩兒,讓她無災無難,一生幸福平順。”
徐令儀是徐夫人最小的孩子,更是四個孩子中唯一的女兒,自小就受儘寵愛。世間之人大多偏愛兒子,隻因兒子能夠繼承家業,留在身邊,孝順並為父母養老,而女兒終究是要嫁出去的。
然而,她和丈夫卻並不像其他人家那般稀罕兒子。她已有三個兒子,數量已然足夠。況且兒子們長大後,多數時間都在外征戰,彼此相處的時間甚少,唯有女兒從小被養在身邊,事事都得到悉心照料。在她的內心深處,最為疼愛的便是這個女兒。
兒子們都已經成婚並有了子嗣,而女兒今年也到了及笄之年。此刻,她唯一擔憂的便是女兒的婚事。對於女子來說,這可是關乎一輩子的大事。
“好,我和娘一同前往,也懇求菩薩保佑我們一家人都平平安安的,不要有任何不好的事情發生。”
在那個清晨,陽光灑在母女二人的身上,仿佛給她們披上了一層溫暖的光輝。她們手牽著手,邁向寺廟,帶著滿心的虔誠和期望。徐夫人希望菩薩能夠聽到她的祈求,保佑她的女兒找到一個如意郎君,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
以前,徐令儀其實對去寺廟這件事並無太多好感,她也並不相信神佛的存在。然而,如今的她卻不得不相信了,因為她自己的重生經曆就足以證明世間確實存在著這種神奇而奇異的事情。
她虔誠地禱告著,祈求這一世父母能夠身體安康,徐家上下都能平平安安的,避免再陷入上一輩子的那種死局之中。
“你父親過段時間打算回京了。”徐夫人輕聲說道。
徐令儀心中一震,她知道父親回京意味著什麼。京城是權力的中心,也是各種紛爭的漩渦。她不禁想起上一世徐家在京城所經曆的種種風波,心中湧起一股擔憂。
她看著母親,眼中流露出堅定的光芒。
“母親,我會保護好徐家的。”她說道。
徐夫人看著女兒,眼中閃過一絲欣慰。
“我相信你,儀兒。”她輕輕地撫摸著徐令儀的頭發。
“母親,能不能不要讓父親和哥哥們回來啊。”徐令儀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懇求。
上輩子,正是月華公主在見到父親和哥哥後,起了色心,才導致母親和嫂嫂慘遭不幸。倘若不是母親遭遇不測,她也不會去搭上李盈這條道路,自然也就不會有後續那些令人痛苦的事情了。
“你不想讓你父親他們回來嗎?”母親臉上露出些許驚訝之色,“你昨日不還一直心心念念著他們歸來嗎?不是還說等他們回來,要親自下廚做飯的嗎?”徐夫人笑著問道。她記得昨天女兒還一直在撒嬌,甚至寫信讓丈夫給她帶回邊疆的東西。
“我改主意了母親,父親他們最好還是不要回來。”徐令儀的語氣堅定而決絕。
她當然不能說出月華公主會對父親和哥哥們產生興趣的實情,畢竟若是說了,彆人恐怕隻會覺得她得了癔症。這種事情實在太過匪夷所思,又有誰會輕易相信呢?
徐令儀心中充滿了矛盾和痛苦。她一方麵擔心父親和哥哥們的安危,另一方麵又無法向母親解釋自己的擔憂。她隻能默默地祈禱,希望這一世的命運能夠有所改變。
在這個寂靜的夜晚,徐令儀的心中思緒萬千。她不知道未來會如何發展,不知道自己能否保護好家人,不知道命運的車輪是否會再次駛向那個悲慘的結局。
月華公主擁有眾多的麵首,然而,這些麵首的身份都頗為低微,在京城權貴的眼中,甚至都不能被視為真正的人。他們雖然對公主心存不滿,但也僅僅是因為她身為女子,應當行為端正,以丈夫為先。在他們的觀念中,女子就應該遵循傳統的道德規範。
他們對公主的不滿,主要是認為她不夠貞潔,行為放蕩不羈。然而,他們從未想過,公主竟然會將目光瞄準了徐家,更難以想象她會膽大到毒殺勳貴之妻的地步。
月華公主偏偏就是如此膽大妄為,毫不顧忌後果地做出了這樣的事情。她的行為背離了常規,超越了眾人的想象。她不顧身份和地位的差距,不顧世俗的眼光和規矩,為了自己的目的不擇手段。
在這個繁華而複雜的京城中,月華公主的行為引起了軒然大波。人們對她的行為感到震驚和憤怒,同時也對徐家的遭遇表示同情和惋惜。
徐家原本是勳貴之家,聲名顯赫,卻因為月華公主的膽大妄為而陷入了巨大的困境。母親的離世,讓她對月華公主的恨意達到了極點,她實在想不通,月華公主怎會如此殘忍,竟敢對她的親人下毒手。
“父親和哥哥這次回來是有什麼重要的事情嗎?我聽聞邊疆的局勢並不穩定……若是在這個時候回來,萬一邊境發生了什麼意外情況該如何是好?到那時,邊疆的百姓們豈不是要過上艱難的日子了。”徐令儀的語氣中帶著擔憂和焦慮。
徐夫人聽到她這般言語,不禁露出些許訝異的神情。
“我的女兒啊,你真的長大了。如今的你,頗有你父兄的風範,能夠識大體、知大義。”徐夫人眼中滿是欣慰與感慨。
徐令儀微微頷首,她的目光堅定而沉穩。“母親,我深知父兄肩負著守衛邊疆的重任。他們是為了國家和百姓,才身處險境。我也明白,自己不能隻想著個人,更要顧全大局。”
徐夫人輕輕拍了拍徐令儀的肩膀,眼中閃過一絲淚光。
隻是,這血海深仇,又該如何報呢?徐令儀的拳頭緊握,心中的恨意並未消散。
“我會協助父兄,守護好邊疆的安寧。”
在這個動蕩的時代,徐令儀深知自己肩負的責任重大。她要為母親報仇,更要為邊疆的百姓謀求福祉。在當今之世,女子受教育的機會實為稀少,大多女子隻需識得些字便已足夠。平日裡,她們所讀之書,無非是些女德女戒之類,所學之藝,多為繡花等技能,其主要目的無非是為了取悅男人,或是替男人打理家務。
京城之中,讓女兒讀書的人家實乃鳳毛麟角,即便是文官家庭,也未必會讓女兒去閱讀其他的書籍。
然而,徐家卻一直並非如此。徐令儀自幼便誦讀了四書五經,其緣由便在於徐將軍。徐將軍雖以從武為生,但他實則並非純粹的武夫,曾經他還參加過科舉考試,並且成功成為了一名舉人。
踏入武將這一道路,乃是為了拯救天下蒼生。這些年來,他曆經無數場戰役,打了許多許多的勝仗,為天下的安定立下了赫赫戰功。如今,他一直堅守在邊關,守護著國家的安寧。
徐將軍深知知識的力量,他明白讀書對於一個人的成長和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他毫不猶豫地讓自己的女兒接受了全麵的教育。
徐令儀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成長,她不僅學到了文化知識,還培養了堅強的意誌和高尚的品德。
在那個時代,女子的地位相對較低,很少有機會展現自己的才能和智慧。然而,徐令儀卻不同,她憑借著自己的學識和才華,成為了眾人矚目的焦點。
她的父親徐將軍的英勇事跡和崇高精神,也深深地影響著她。她明白,自己肩負著家族的榮譽和責任,要像父親一樣,為國家和人民做出貢獻。
在這個充滿挑戰和機遇的時代,徐令儀注定要走出一條不同尋常的道路。
皇帝對爹充滿信任,這不僅源於從前彼此扶持所積累下來的深厚情誼,還因為爹具備著非凡的能力。爹的才乾和智慧讓皇帝安心,無論是處理政務還是領軍作戰,爹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務,深得皇帝的賞識和依賴。
“娘,您可真是小看我啦,我一直以來都是如此呢。”徐令儀嬌嗔地撒著嬌,“如今也不過就是長大了一些罷了。”
徐夫人輕輕點了點她的頭,笑罵道“真是不知羞。”然而,緊接著又感慨道,“不過我的女兒確實遠勝其他女子啊。”
“娘,要不就彆讓哥哥們回來了吧,邊疆如今正迫切需要人力呢。”徐令儀心中知曉自己目前還沒有足夠的實力去對付月華公主,那麼隻能儘量避免讓父親和哥哥們與月華公主相遇。
徐令儀深知邊疆局勢並不穩定,但她也明白父親的安排。父親說過,有徐征在那邊頂著,問題不算太大。而皇帝也已經批準了他們回京的請求。她已然長大,父親和哥哥們打算回來親自為她挑選夫婿,以期為她覓得一位如意郎君。
於女子而言,這輩子最為重要的事情便是挑選一個稱心如意的郎君。父母放心不下,所以要親自回來為她把關。
“我和你父親唯一能為你做的,便是幫你挑一個良善之人。儀兒放心,有徐家在,你必然不會像其他女子那般。”徐夫人在與丈夫的書信中,談論最多的便是女兒的婚事,這是他們夫妻二人唯一擔憂的問題。
徐征,便是他們最初為女兒挑選的童養夫。名義上雖是他們的養子,但他們夫妻最初的想法,便是將他培養成女婿。這樣的人,女兒嫁過去必然不會受到半點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