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徐氏為你誕下了這唯一的皇子,這本就是她莫大的功勞啊,切不可因此而寒了她的心。況且,日後你們也不一定就僅僅隻有這一個孩子呀。”太後的心中依舊寄希望於徐令儀能夠繼續為皇家開枝散葉。
有了一個皇子,這已然是謝天謝地,是該好好感謝祖宗的庇佑了。然而,人往往就是如此,一旦擁有了一個,便會渴望擁有更多。而且僅僅隻有一個皇子,終歸是太過冒險了呀。這意味著這個孩子絕對不能出現一絲一毫的意外狀況,可如今這孩子卻是早產而來,導致其看上去格外的瘦弱,弱不禁風的模樣讓人憐惜。太後看著那小小的身軀,甚至都不敢輕易地伸手去抱一抱。況且,有許多正常足月生下來的孩子,即便是生在那些大戶人家,即使被小心翼翼地仔細照看,可僅僅一次風寒,便有可能輕易地奪走幼兒那脆弱的性命,更何況這孩子還未曾種痘呢。
“明華若是要怪,那就讓她來怪哀家吧。”太後心中隻打算給明華公主留一條性命,至於其他的,那就得看德妃會如何去處置了。太後不禁長長地歎息了一聲“從明日起,哀家便會更加虔誠地向佛,隻祈求哀家的孫子能夠平安長大,無病無災。也祈禱著老天能夠多多眷顧,讓徐氏能夠為哀家再多生幾個孫子,也好讓皇家血脈更加昌盛繁榮啊。”在太後的聲聲歎息中,似乎蘊含著無儘的擔憂與期盼,那凝重的氣氛在空氣中緩緩地彌漫開來。
太後在經曆了這一係列的事情之後,毅然決然地搬去了那莊嚴肅穆的佛堂。那佛堂位於宮廷的僻靜之處,周圍環繞著靜謐的氛圍,仿佛與外界的喧囂繁雜隔絕開來。
太後邁著略顯沉重的步伐,緩緩地走進佛堂。她的身影在那略顯昏暗的光線中顯得有些孤獨而又堅定。進入佛堂後,她靜靜地凝視著那尊高大而又威嚴的佛像,眼神中滿是虔誠與莊重。
隨後,太後在佛像前的蒲團上緩緩跪下,雙手合十,麵容寧靜而祥和。她閉上眼睛,心中默默地為國家未來的皇嗣祈禱著。她祈求佛祖保佑這些尚未出世的皇嗣們都能平安健康地成長,擁有聰慧的頭腦和強健的體魄。
在這寂靜的佛堂中,太後的每一次呼吸都顯得格外清晰。她沉浸在自己的祈禱中,仿佛整個世界都隻剩下她和那尊佛像。她用心地傾訴著自己對國家未來的期望,對皇嗣們的關愛與擔憂。時光仿佛在這一刻凝固,隻有太後那誠摯的祈禱聲在佛堂中悠悠回蕩,仿佛要穿越時空,直達上天,為國家的未來皇嗣們帶去安寧與福祉,也為整個國家的繁榮昌盛祈求著庇佑,期望著能在佛祖的慈悲注視下,迎來更加輝煌燦爛的明天。
太後搬至佛堂之後,每日都沉浸在一片虔誠與靜謐之中。她端坐在古樸的桌案前,神情專注而莊重,一筆一劃地抄寫著那一部部蘊含著無儘智慧和神聖力量的經書。那潔白的紙張在她的筆下,漸漸地被密密麻麻的經文所覆蓋,每一個字都仿佛承載著她對國家、對皇嗣深深的祈願和祝福。
與此同時,太後還特意派人從靈光寺請來了那位德高望重、聲名遠播的智空大師。智空大師身著一襲樸素而潔淨的袈裟,步伐穩健地踏入佛堂。他的麵容慈祥而和藹,雙眸中透露出深邃的智慧光芒。
當小皇子被小心翼翼地抱至佛堂時,整個佛堂似乎都彌漫著一種莊重而神聖的氛圍。智空大師站在小皇子麵前,雙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詞。隨後,他從懷中緩緩取出那珍貴無比的開光舍利子,那舍利子在柔和的光線中閃爍著神秘的光芒。智空大師將舍利子輕輕地放置在小皇子的頭頂上方,開始進行著莊嚴的開光儀式。
在那一瞬間,仿佛時間都為之靜止,周圍的一切都變得格外安靜。隻有智空大師低沉而富有穿透力的誦經聲在佛堂中回蕩,那聲音仿佛帶著一種神奇的力量,環繞著小皇子,為他注入著無儘的福祉和庇佑。太後在一旁靜靜地看著,眼中滿是期待與希望,她深信,通過這開光舍利子的儀式,小皇子必將得到佛祖的格外護佑,能夠健康成長,成為國家未來的希望之所在。而這一場景,也如同一幅神聖而莊嚴的畫卷,永遠地銘刻在了人們的心中。
隻見那智空大師麵容莊重而慈祥,他微微眯起雙眸,目光中滿含著對小皇子的深深期許與祝福。他緩緩地伸出右手,修長的手指輕輕拈起一旁的毛筆,那毛筆仿佛也感受到了此刻的神聖與莊嚴,穩穩地被智空大師握在手中。
智空大師深吸一口氣,讓自己的心境更加平靜祥和,隨後,他輕輕地將毛筆蘸滿了那散發著淡淡墨香的墨汁。他的動作極其輕柔,仿佛生怕驚擾了這靜謐而神聖的氛圍。
接著,智空大師微微俯身,在那潔白如雪的宣紙上,一筆一劃、極其認真地書寫下對小皇子的祝福語。每一個字都仿佛蘊含著無儘的智慧與力量,每一筆畫都好似承載著深深的關愛與祈願。
“願小皇子身康體健,聰慧伶俐,福澤深厚,未來可承天之大任,佑我國家昌盛,萬民安康。”智空大師一邊寫著,一邊在心中默默念叨著,他將自己對小皇子最真摯、最美好的祝福,都通過這一個個蒼勁有力的字傳遞出來。
隨著祝福語的漸漸完成,那宣紙上的字跡宛如閃耀著金色的光芒,仿佛在訴說著智空大師對小皇子的無限期望,也仿佛預示著小皇子未來那輝煌而燦爛的人生道路。整個佛堂之中,都彌漫著這濃濃的祝福之意,讓人不禁對小皇子的未來充滿了憧憬與期待。
太後那滿是威嚴的麵龐上此刻浮現出了一抹真摯而深切的感激之色。她緩緩地走向智空大師,腳步輕盈而又帶著幾分莊重,來到智空大師的麵前後,太後微微欠身,那姿態儘顯對智空大師的敬重。
太後微微抬起頭,目光誠摯地望著智空大師,開口說道“智空大師,本宮在此衷心地感謝您給予小皇子的這一番吉言啊。”太後的聲音微微顫抖,似乎飽含著無儘的感動與欣慰。
她接著說道“您的這些話語,猶如明燈照亮了小皇子的未來之路,讓本宮對小皇子的成長與前途更是充滿了希望與信心。您的智慧與慈悲,真乃我等之幸啊。”太後的眼眸中閃爍著晶瑩的光芒,那是對智空大師深深的感恩之情。
“您這一番對小皇子的美好祝願,本宮定會銘記於心。也希望借由您的吉言,小皇子能夠真的如您所言,健康茁壯地成長,擁有非凡的智慧與才能,將來能夠為國家和百姓帶來福祉與安寧。”太後言辭懇切,字字句句都透露出她對智空大師的尊崇以及對小皇子的殷切期盼。
此時的佛堂中,似乎彌漫著一種溫暖而神聖的氣息,仿佛是上天也感受到了太後的感激與對小皇子的深深愛意,在默默護佑著這一切。太後站在智空大師麵前,久久沒有移步,仿佛要將這份感激之情深深地印刻在心中,也讓智空大師真切地感受到她的那份誠摯謝意。
隻見智空大師神情肅穆而專注,他小心翼翼地將那寫有祝福語的宣紙輕輕拿起,那祝福語上的每一個字都仿佛閃耀著神聖的光芒。他的動作輕柔得如同嗬護著世間最珍貴的寶物一般,緩緩地將宣紙折疊起來,每一次的折疊都帶著深深的祝福與期許。
隨後,智空大師又無比鄭重地拿起那散發著神秘光芒的舍利子,將其輕輕地放置在折疊好的祝福語之上。他的雙手猶如捧著一片璀璨的星空,充滿了敬畏與虔誠。
接著,智空大師從一旁取出一塊精致的綢緞,那綢緞顏色鮮豔且質地細膩。他用那靈巧的雙手將綢緞裁剪成合適的大小,然後開始精心地縫製起香囊來。一針一線,在智空大師的手中穿梭著,仿佛每一針都蘊含著無儘的法力與慈悲。
不多時,一個小巧而精致的香囊便呈現在眼前。智空大師將折疊好的祝福語和舍利子緩緩地放入香囊之中,然後仔細地將香囊口收緊。他雙手捧著香囊,來到太後麵前,神色莊重地說道“太後娘娘,此香囊承載著貧僧對小皇子的深深祝福,還請太後娘娘為小皇子隨身攜帶,讓這祝福與護佑時刻陪伴著小皇子,助他平安順遂地成長。”
太後滿含感激地接過香囊,眼中閃爍著淚花,點頭應道“多謝智空大師,本宮定當謹遵大師之言,讓小皇子時刻帶著此香囊。”那香囊在太後的手中,仿佛散發著一種溫暖而強大的力量,讓人對小皇子的未來充滿了信心與希望。
智空大師在宮內居住了月餘之久,在這段時光裡,他宛如一顆閃耀著慈悲光芒的星辰,靜靜地守護著小皇子。
每日清晨,當第一縷陽光透過宮牆的縫隙灑落在庭院之時,智空大師便會早早地起身。他身著那樸素而潔淨的袈裟,邁著沉穩的步伐,緩緩地走向為小皇子專門設立的佛堂。在那佛堂之中,智空大師神情莊重而肅穆,他盤坐在蒲團之上,雙手合十,微微閉目,口中開始念念有詞。那低沉而富有穿透力的誦經聲,仿佛是從遠古傳來的梵音,在整個宮內悠悠回蕩。每一個字、每一個音符都飽含著他對小皇子深深的關愛與祈福,仿佛要將這世間所有的美好與吉祥都加持在小皇子身上。
就這樣,日複一日,智空大師從未有過一絲懈怠。他用自己的虔誠與堅持,為小皇子築起了一道堅固的守護之牆。在那誦經聲中,小皇子似乎也感受到了這份溫暖與力量,茁壯成長著。
然而,時光總是匆匆而過,月餘的時光轉瞬即逝。在這一天,智空大師完成了最後一次為小皇子的誦經祈福。他緩緩站起身來,眼中滿是不舍,但更多的是一種釋然。他知道,自己的使命已經完成。智空大師輕輕地撣了撣袈裟上的灰塵,然後邁著依舊沉穩的步伐,緩緩地走出了皇宮。他的身影在宮牆的映襯下,顯得那麼孤獨而又堅定。
當智空大師回到靈光寺時,那熟悉的山門、那古樸的廟宇,都讓他感到無比的親切。他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的歸宿,繼續在這方寧靜的天地裡,修行著、參悟著,將那慈悲與智慧的光芒,繼續灑向世間。而在宮內,小皇子也將帶著智空大師給予的祝福,去迎接屬於他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