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黑之前,總算是趕到了古都。
一座巍峨城牆屹立在前,兩旁旗幟鮮明,似象征著千軍萬馬簇擁著的博博王朝。城內火光亮起,早早的將尚未完全黑下來的天空染成了淡金。
六爺見我對著那古城發呆,於是笑著拍了拍我的肩膀道“十二朝了,生在這裡,死在這裡的皇帝都不知道換了多少茬。”
我笑著搖了搖頭,隨即轉過身子,朝不遠處一個小土坡那裡回望了一眼。
那裡再沒有樓台,也沒有樹木。
那裡曾有幾丈高的,是為往來士子做送學的崗哨,那裡曾有一位儒士落坐,滿頭黑發一場風沙儘數蒼白,那裡有一位女子的心留在那兒,徘徊了有上千年之久。
我望著那截小小土坡,重重行了一禮。
孟老爺子全然無法理解,但他沒多說什麼,跟在後麵的巴衛見狀,也立於身後,朝那土坡納頭便拜。
路上,行人看見這一跪一站,兩個低頭朝小小土坡行大禮的人,皆是一副看傻子的表情。
等了有片刻,孟老爺子臉色都變得不那麼好看,這才見我起身,托起巴衛,後者身子魁梧,他拍了拍身上黃土,風沙一起,新買的衣服倒全是灰了。
孟老爺子臉色更差,今晚是有個重要宴席的,他隻得無奈道“再去買件合身衣服吧,時間還早。”
古都極大且規矩森嚴,一般過了時辰,正門合攏,隻能從旁走偏門。這一點,即便是孟老爺子,也沒辦法給麵子。
他帶著我從旁小道進城,往裡先是過了條長街,七拐八拐的來到一家看起來不算便宜且地方偏一些的布匹店裡,找人先給拿了兩件衣服。
這季節,其實不應該穿蜀錦,但夏季服裝賣的太好,現成的隻剩下秋冬換季時剩的金絲細縷。好在這件衣服作為內襯,本身並不厚。
我和巴衛脫了渾身衣物,套上這件,也算的上富貴堂堂。
那邊,馬車等著,匆匆看了眼沿途街道,上了車,馬蹄輕踏,沿路又晃蕩了半個時辰,這才到了吃飯的地兒。
沿途經過了各種光怪陸離的景象,我對這古都的第一印象就是大。
太大了!
馬車不停,雖說時有道路堵塞的情況,但就這硬生生趕了十幾二十裡路,不僅沒出去,反而越往裡走越是到了繁華世界裡去。
往外瞧去,高屋樓閣,花台戲舞,各色花樣比我這想見得都多得多。
也算是在往事曆練中見過不少俗世風景,但印象裡也是第一次來這曾經的十二朝古都。
樹上有燈籠掛連排,白燈紅燈,大小連珠,上頭畫有人物花鳥,近了看才覺是一個個小的故事,一條街的花燈串聯起來就是一部小畫書來。
牽著孩童的婦人臉上擦著白粉,這裡不比江南受京都影響,許多人依舊喜歡古色古香,因此妝容更多是偏向前朝舊風,有唇彩點靨,豆眉花斑。有黃紙金箔,青眉長冠。
男人們也愛好打扮,富貴人家往往更多愛好打扮起頭衣來,嫌麻煩的多半是束起爵冠來,長長發髻如冕似杯,整個人看起來生生英氣。清貧人家也愛好戴個網冠或幅巾,有些餘錢的還在娟布上繡補寶石。
這裡玩玉石的人很多,幾乎每個人身上手上都戴著點。
從沿街叫賣聲裡收了收神,孟老爺子帶我上了一間高閣,迎門的女子腰肢纖細,臉上堆砌的脂粉不重倒是香氣太濃。
我被那熱情過分的女子依偎著,感覺她似乎半邊身子都靠在我身上,屁股還有意無意往我那裡去蹭。
這我哪見過啊,當場就有些不對付了,我伸頭看了眼旁邊巴衛,見這小子依舊那副彆惹老子的樣,旁邊貌美侍女都被他這股氣勢嚇到,愣是沒敢挨著他。
嘿,我一看這有用當即也裝出一副凶惡的模樣,誰料身邊那女子蹭著蹭著突然看見我這副要殺人的模樣,她當場羞紅了臉,對我小聲道“爺,這裡人多,待會兒去裡間弄去,可好。”
感情這是把我當**熏心了。
我嘶著嘴,旁邊孟爺知道我不好這口,他嗓音不見柔和,冷淡道“收了你們這一身本事,人家修道明心的,瞧不上你們這些俗枝殘粉。”說著,他向我微微一笑。
旁邊那些女子在孟爺嗬斥下果真離我遠遠的,不過,他這話說的確實忒狠了點。
我還未謝上一句,樓上一個男人的聲音傳來,也是個老家夥,那在二樓欄杆處正和一美人**的老人往下望去,見是孟六爺,遂笑問道“六爺身邊高人無數,如今這位小友定力不凡,想必已經是得道之人,失敬失敬。”
我抬頭望去,見說話的那位是個白胖子,臉上皺紋鬆垮,眼睛都快被遮的看不見了,他身邊的女子妖豔,長著一副狐媚相,一看就是那種會來事的。
孟六爺在他開口時就知道是誰了,隻見這老狐狸皮笑肉不笑的回道“鄭四爺今個氣色不錯,上次送的那參王可還不錯。”
鄭四爺咯咯笑著,臉上肥肉亂顫。
我是不喜歡這種場合的,尤其是過路男女嘴裡拿著的那奇怪長杆,裡麵吞雲吐霧,好似在吸著什麼。
孟六爺領著我上二樓,他這老狐狸眼睛眯著,向著四方致意,見我對路人手裡的銅杆感興趣,他笑著解釋道“此為旱煙,早先從夷人那裡傳來,將一種名為煙葉的草曬乾碾成碎末,用文火熏染,人吸了會有種飄飄欲仙的感覺。”
剛巧,一個在走廊隱蔽拐角,正和一位胖子耳鬢廝磨的女子恰好轉過頭來。她眼神迷離,透過昏暗的光線能看見男人的頭埋在她半解開的衣兜前,女子發絲淩亂眼神迷離,她望向我的同時,嘴裡輕輕吐出一口稀薄的白煙。而於朦朧霧氣下,她似動情時不自覺的歌唱,喉嚨裡傳出令人耳根子發紅的低鳴。
我很沒出息的咽了口唾沫,於心底裡不斷譴責著這世間的一切不公道,可腦子裡還是下意識的回憶起剛才看見的那一幕。
巴衛沒什麼表情變化,我甚至都開始懷疑,這貨是不是對人類不感興趣,他其實更喜歡凶猛一點的,額…母獸?
拋開這些奇怪想法,我口中輕誦起呂祖觀醒帖。此為呂祖當年以肉身行於世間,親曆人性六欲愛恨情仇方得悟大道,飛升之際留下此帖,以示後人。
洋洋灑灑,三遍過後,我心再無波瀾。
走到原先那憑欄的鄭四爺處,那胖子皺巴起一張肥臉,上下打量著我,他笑著問了句“不知法師上下?”
我回應道“貧道,棲雲宗,一盂。”
鄭四爺眉頭一點點皺起,隨即他視線看向孟六爺,後者隻是笑著,反問道“如何?”
鄭四爺似乎一下子想到了什麼,他咧開的嘴巴更甚,態度也和煦了許多,“原來的棲雲宗的道長,久仰久仰。哎呀,今日選的場地確實不符合道長心意,但,來客眾多,還請道長多擔待。”
“無妨”我保持著少言少語,也懶得和這幫老狐狸們應付,隻是身後巴衛似乎嗅到了什麼,他朝我微不可查的做出了提醒。
我眼神微眯,順著巴衛指明的方向將神念傳遞過去,而很顯然,對方也是一位實力不俗的修仙者,很快,我便對上了那位的視線。
是一名女子。
站在三樓上,孤身一人的是位做公子哥打扮的俊秀年輕人。但很抱歉的是,男女之間的信息差距太過明顯,我幾乎不怎麼需要辯識就能區分出這位是個貨真價實的女子。
來此還要偽裝,難道是有那種癖好?
我一邊做起了揣測,一邊看見那人朝我點了下頭。這什麼意思?
我看對方沒有惡意,當即也恍然,哦,在他看來,大夥都是來此尋開心的,既然是道友,這事傳出去也不好聽,不如就此點頭微笑,當做無事發生。
嗯…我越想越覺得,應該是這樣沒錯,巴衛沒和我一起,他作為我身邊明牌的暗哨,其本身都是充當一個看起來無用的擺設。
當然,我和巴衛是有自信在這號稱十二朝的古都內來去自如,但這於計劃本身有悖。出門在外,還是要低調點好。
做好各種準備的我決定先找個沒人的地方獨自待會兒。暫時告彆了眾人,順著提醒,一路來到二樓拐角的樓梯口,這時那先前在三樓見著的男扮女裝的公子哥也走了下來,她從三樓樓梯口一步步下來,手中折扇啪一下打開,假模假樣的呼哧呼哧扇了兩扇,她嗓音故意壓低,露出中性的聲音,而後,客氣的一抱拳,說“道友,如何稱呼?”
在還沒摸清對方情況前,我決定還是不報家門,於是回以道教抱拳禮,道“一盂,還未請教?”
“門玉坊”那俊俏公子哥手中折扇一合她起身的同時眉眼輕抬,似笑非笑道“似乎,道友是第一次來?”
自稱門玉坊的女子,她的裝扮其實很成功的,雖說麵如冠玉,但有錢人家的少爺,很少有那些個不注重形象的,為了區彆一般人,甚至身上戴的香囊也是偏渾厚的禪香。她挺胸抬首,舉止投足間有士子名流的瀟灑隨意。
我隻打量了她兩眼,視線移開,回道“今個才至,被朋友拉來的。我有點內急,先行一步。”
說著就要轉身下樓,那樓梯轉角處,手捏折扇的公子哥隻輕笑了聲,她折扇啪的一下又打開,五指並攏推在扇柄,對著我欠身行禮道“再會”。
我沒回頭的擺了擺手,隻覺得,這娘們看起來不太像好人。正經人誰來這種地方,來這種地方的那能是正經人嗎?
一邊腹誹著,我在樓下四處看了看,身旁有煙氣飄來,一個聲音小聲道“公子,你踩著人家了。”
我一聽,側過腦袋,見是個頭發精致,五官柔嫩的女子,她手裡握著一銅杆皮革的旱煙,我感覺腳上確實踩了些鬆軟,於是感覺挪開。
女子將被我踩過的裙擺提起輕拍了拍,隨即當她剛抬頭,麵前之人卻已經消失不見。
快步走到外麵,呼吸著新鮮空氣的同時也是心生感慨,這就是那幫權貴們整天玩樂的東西嗎?難怪。
鄙夷著這些凡塵俗世,目光清涼望向遠處一棟明亮寶塔。那是一棟超出周圍一切事物蔚然獨立的建築,上麵影影綽綽有人提著宮燈行走。
一般道教建築營建所在皆為山林,一是山水遠俗,二來效法自然。當然,隨著道宗興盛,尤其是整個江南道興起的道教所這個模式,許多山人也越發貼近世人,於修行不易,於世俗卻是有大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