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登基已有段時日,這神國建設正如火如荼。然,人才乃興國之本,若無賢才相助,這宏圖大業恐難以為繼。故,我決意發布招賢令,廣納天下賢士。
一日清晨,我在朝堂之上,正聲道:“眾愛卿,如今神國發展,急需人才。朕欲發布招賢令,廣納天下賢才,諸位有何看法?”
諸葛亮輕搖羽扇,上前一步道:“陛下聖明,人才乃強國之基,此舉必能為神國招攬諸多賢良,實乃神國之幸。”
龐統亦附和道:“陛下,臣亦以為此計甚妙。不過招募之事需謹慎行事,確保所招之人皆有真才實學。”
我點頭道:“二位愛卿所言極是。那此事便交與諸位愛卿操辦,務必辦好。”
眾臣齊聲應道:“遵旨!”
於是,那招賢令如飛鳥傳信,迅速傳遍神國各地,乃至周邊諸國。一時間,應者如雲,從四方彙聚而來。
這日,我正在禦書房審閱奏折,忽聞門外總管海山豐稟報:“陛下,諸葛左丞相求見”。
我道:“宣!”
諸葛亮快步走進書房,行禮後說道:“陛下!招賢處來了幾位能人,正等著陛下召見”
我應道:“一同去見見是怎樣的能人!”
不多時,我們一行人便來到招賢處,隻見幾人正站立於招賢處大門之前。為首一人身材魁梧,虎背熊腰,雙目炯炯有神。他抱拳行禮道:“草民趙武,拜見陛下。自幼習武,練就一身武藝,如今已達武聖五重,願為陛下效命,馳騁沙場。”
我笑道:“好一個壯士,朕觀你儀表堂堂,想必武藝不凡。可否當場為朕展示一二?”
趙武朗聲道:“陛下有令,草民自當遵從!”說罷,趙武身形一閃,拳腳生風,一套拳法打得虎虎生威,周圍落葉都被拳風卷起。
我拍手叫好:“好拳法!好武藝!”
這時,旁邊一儒生打扮之人說道:“陛下,在下趙文,乃是趙武之胞兄,自幼熟讀經史,擅長治國理政,望能為陛下分憂。”
我點頭道:“嗯,不錯。那你可有治國良策?”
趙文拱手道:“陛下,依臣之見,當以農為本,興修水利,鼓勵耕織;商業亦不可忽視,降低商稅,促進貿易。再者,加強律法,以正綱紀,使百姓安居樂業。”
我聽後,微微頷首:“所言有理。”
正說著,又一錦衣男子上前道:“陛下,小人孫富,善於經商,有諸多生財之道,願為神國經濟發展出一份力。”
我看著他,饒有興趣地問道:“哦?那你且說說,有何生財之法?”
孫富眉飛色舞地說道:“陛下,可在各地開設集市,鼓勵商人往來貿易;發展特色產業,如絲織、陶瓷等,遠銷他國;再者,開發礦產資源,合理開采利用。此外,還可舉辦商貿大會,吸引各國商人前來交易,提升我國商業之影響力。”
我笑道:“哈哈,聽起來不錯。不過口說無憑,還需看你日後表現。”
孫富自信滿滿道:“陛下放心,草民定當竭儘全力,不辱使命。”
幾人又與我探討了一番,我對他們的才能有了初步了解,心中甚是歡喜。
然而,人才招募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其他勢力見我神國廣納賢才,心生嫉妒,暗中使壞。
一日,我正在宮中與大臣商議招募之事,忽有探子來報:“陛下,近日有幾處招賢點遭到不明人士破壞,一些報名者也受到威脅,不敢前來應招。”
我一聽,怒拍桌子:“何人如此大膽!竟敢破壞我神國招賢之事!”
白起抱拳說道:“陛下息怒,末將已派人去調查,定將此事查個水落石出。”
孫武也道:“陛下,此事恐是其他勢力所為,意在阻礙我們招攬人才。”
我冷哼一聲:“不管是誰,敢壞我大事,朕定不輕饒。”
幾日後,調查有了結果,原來是西域與我神國交界的一些權貴,擔心我神國強大後對他們不利,故而暗中搗亂。
我當即下令:“白起、孫武聽令,率精兵強將,給朕好好教訓一下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家夥。”
二人領命而去,點齊兵馬,氣勢洶洶地朝著西域邊境而去。
白起身先士卒,手中長槍一揮,喊道:“將士們,為了神國榮耀,殺!”
孫武則在後方排兵布陣,指揮若定。
神國大軍如虎狼之師,所到之處,敵軍望風而逃。
不久便傳來捷報,那些搗亂的勢力被狠狠打擊,再也不敢造次。
人才的競爭也是一大難題。一些賢才同時受到多個勢力的邀請,搖擺不定。
這一日,我正在宮中與大臣們議事,忽有侍衛來報:“陛下,城外有一位名叫李雲飛的謀士,各方勢力都在爭取,他如今正在城門口徘徊,不知何去何從。”
我一聽,說道:“諸位愛卿,隨朕一同去會會這位李雲飛。”
眾人來到城門口,隻見一白衣男子,手持折扇,風度翩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