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李國慶就按照昨天的計劃開始忙碌了起來。
他沒有去廠裡上班,而是騎著自行車到了上崗村收購紅薯,順便把昨天賣出去的錢結清。
今天來的比較早,想著能趕兩趟,可以多賣出去一點。
看著地裡的紅薯,李國慶有了新的想法,如果下崗村也能種出這麼好的紅薯就好了。
說實話,上崗村比下崗村條件好,連村民都建起了平房,不像下崗村全部都是土磚瓦房。
若不是李國慶的兩個姐姐出嫁有彩禮錢,李富貴根本就沒能力給李國慶蓋婚房。
下崗村的人因為窮怕了,一旦地裡種的莊稼收成好,都會囤起來,沒想過因地製宜搞農業種植。
村民的膽子沒有上崗村的人大,平時做事也是束手束腳,村裡也沒有一個帶頭人。
李國慶覺得上崗村和下崗村是鄰村,他們能做到的,下崗村也能做到。
看著長勢好的紅薯,他趁著還錢的機會,就想問大姐夫要點紅薯苗。
大姐夫聽到後哈哈大笑,他不相信李國慶會有這麼高的勞動覺悟。
自家的妻弟,他再了解不過的了,每次在路上遇見,不是問要煙就是借錢。
看在大姐的麵子上,大姐夫經常接濟李國慶。
本來紅薯錢他就沒打算要回來的,可是李國慶居然把錢送來,還問要紅薯苗。
“國慶,你真的想種紅薯?不會是轉身就拿去喂雞鴨吧?”大姐夫笑著問道。
“大姐夫,我怎麼會拿去喂雞呢?我是想拿回村裡種。”
大姐夫直接說道“拿回去種?你該不會不知道你們下崗村是什麼地質吧?”
“什麼地質?”
“這紅薯雖然產量高,但是也不是什麼地方都適合種植,你們村的地種出來產量不高。”
聽到大姐夫這麼說,李國慶心裡有點失落。
不過,他覺得應該有其他辦法解決,問道“大姐夫,你說的我明白,但是我如果用肥料你說產量會不會往上提?”
大姐夫想了一下後說道“放肥料是可以,不過成本就會上漲,到賣紅薯的時候,價格根本沒辦法和我們上崗村的比。還有就是你們村經常不是水災就是旱災,這有點難辦”
“那還有其他辦法嗎?”李國慶迫不及待想知道解決辦法。
“如果能解決水淹的問題,就應該差不多了。”
李國慶算是聽明白了,必須要修建河壩和村裡的排水。這樣就算解決了水災和旱災問題。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也是需要有錢才行,而村民家家戶戶現在都窮,集資估計有點困難。
“大姐夫,如果我去找鎮上的領導,你看行不行?”
“我覺得應該沒問題,不過你又不是村支書,這不好辦呀!”
在農村想辦成一件事情可真不簡單。
心裡有想法,但是又拍不了板,看來隻能先解決眼前的個人利益算了。
他拿出蛇皮袋問道“大姐夫,昨天我賣紅薯的錢已經和你結清了,今天能不能在給我進點貨。”
“貨給你沒問題,可是自行車今天我可要用了,鎮上還有事情等我去處理。”
“大姐夫,你知道哪裡可以買到自行車嗎?”
“鎮上就有賣,不過得用工業券,沒券有錢也買不了。”
研究生剛畢業二十五歲,穿越到這裡,不了解八十年代的生活很正常,畢竟是四十年前的事情,又沒有經曆過。
有些人覺得讀那麼多的書,就必須什麼都知道。
這是一個誤區,得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