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崗村太窮了。
李國慶本以為能夠拉來項目,就能讓村裡麵發家致富。
他沒想到人心這個問題。
是的,人心叵測。
本來自己在村裡麵的口碑就不好,加上又沒有背景,要想把事情乾起來真的不行。
村裡唯一能讓支持他的領導隻能是老支書。
他決定等學習結束之後,改變這個現狀。
等掙到錢一定要到鎮上租房子住,把翠花母子接過去。
然後讓周盛在村裡負責收簸箕和籃子。
他認為周盛可以代替他在村裡做倒賣。
因為有一個當村長的爹,即使以後被揭發也能有關係處理好,這是他所不能比的。
隻要把周盛搞定就可以。
經過接觸,他發現其實周盛這個人還是挺機靈的。
和原來的李國慶一樣,就想著賺錢,不想在地裡乾活,所以才造成經常去賭錢。
就拿周盛沒有跟他爹商量就從家裡拿來100塊錢這件事來說,李國慶覺得此人有“可利用的價值”。
原來的那個李國慶因為好吃懶做。
所以才向周盛借錢去賭錢。
周盛沒少從他身上賺錢。
其實照理說最虧的就是翠花了。
都是在為李國慶乾活還賭債。
他不能在村裡待太久的,必須要站在紅利的風口,把這個時代的錢都賺了。
什麼萬元戶他是看不上的,他要賺的是十萬,百萬,千萬。
本來他還想著等河壩修好之後,學大姐夫那樣靠用著紅薯來賺好本錢再發家。
但是,現在周盛給了他100塊錢,他覺得自己完全可以跳過種紅薯這一步賺錢。
等賺到錢之後,如果村裡麵紅薯的品相好,他可以想辦法搞一個紅薯加工廠。
然後把紅薯做成紅薯乾,然後銷往全國各地。
這隻是他的初步想法,現在先把這個簸箕和籃子賣出去,賺上一筆錢。
回到家裡的李國慶,腦子還一直在想如何賺錢這個問題。
前世作為加班狗的他,也想體驗一下,成為老板的感覺。
大學畢業就直接進了上市公司,一待就是兩年的時間。
在這兩年當中,他除了賺錢付房租水電,就是點外賣加班。
偶爾的時間就是玩玩小遊戲。
連去參加朋友的聚會,他都不敢去,因為怕口袋沒錢,付不起下個月的房租水電。
他還要攢錢買房子,娶媳婦。
表麵上是個學霸,畢業之後應該混的不錯。
可是在大城市到處都是競爭和壓力。
越想他越喜歡這個1983年。
起碼有房有媳婦有孩子。
再搞個破自行車,那就是有房有車了,完全沒有什麼房貸壓力。
也不用擔心要買什麼商品房,因為根本沒有賣。
如果他在糖廠做得好,轉正之後,就可以在廠裡分到房子。
這種生活簡直是太愜意了。
他越想越高興,沒有所謂的熬夜加班趕方案。
“國慶,你在想什麼呢?吃飯了。”翠花的聲音把他拉回到了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