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這次無息貸款主要是鼓勵農民大膽創業。
前期雖然信用社也做過相關的宣傳。
但是農民覺得,世上不會有掉餡餅的好事發生。
都在傳言說,這種貸款,即使不要利息,也不去貸,害怕本金還不上,以後父債子還。
李國慶的到來,對於信用社來說非常重要。
他是屬於鎮上的名人。
隻要他能夠順利貸下款,就能帶動其他猶豫的農民一起過來貸款。
陳天寶不想失去李國慶這條大魚。
可是,當聽到李國慶說,要貸最高額度的時候,他猶豫了。
全國發放176億貸款,他還沒有明確聽說,個人最高能貸款多少。
隻是知道根據實際情況需要,防止資料造假騙貸。
但是為了留住李國慶,他笑著回答道“這就要根據實際情況需要。如果項目需要大的投資可以提出申請,具體能批下來多少,這個我還不清楚,因為今天是第1天。”
“好的,我知道了。我還有另外一個問題,如果我申請貸款,是不是就一定能辦下來?”
“這個你不用擔心,隻要你把這些表格填好,我們有信貸員會現場核實,再根據你提出的申請額度,綜合評估的。”
李國慶覺得既然是根據自己的需求來填寫金額,像租廠房這種,得到的額度應該不高。
他在考慮是租還是建。
陳天寶麵帶微笑,客客氣氣地補充道“是這樣子,如果想貸多點款項,可以以辦廠的名義申請,但是這個審批的過程會有點久。如果是租賃的就很快,春節過後基本上就能夠下來了。”
李國慶想要多一點貸款,但是還要重新開始建廠,每一步都非常麻煩。
對於急著搞大錢的他來說,並不是一條捷徑。他當即決定以租賃的方式來貸款。
事情還算辦得順利,一堆表格,不到一個小時,已經按照要求填好資料。
出了信用社的大門,李國慶總算舒了一口氣。
一想到,又有新的事業可以闖,他整個人都精神起來。
當他騎自行車回飯店時,在半路上他遇到了陸凡。
陸凡本來對李國慶就有意見,自從李國慶進到車間,解決技術上的問題之後,就產生了。
在參加縣裡培訓的時候,他對李國慶的成見變得越來越大。
好在當時李國慶自動選擇離開糖廠。
要不然遲早也會被陸凡設下圈套陷害。
李國慶離開糖廠之後,陸凡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
廠裡再也沒有一個人能跟他這個大學生相比。
可是,那天王明發到飯店找李國慶時所說的話,被現場吃飯的一些人聽到。
他們把話傳到陸凡的耳朵。
說王明發到糖廠本來是想找陸凡來做翻譯的。
可是因為陸凡的名氣沒有李國慶大,所以才找的李國慶。
陸凡本來就不想在大坪鎮上待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