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慶口中所說的條件,是希望在這次村裡大壩竣工活動上能發言。
老支書知道後當然不同意,他覺得雖然李國慶是名人,但是在這麼重要的場合不應該搶了他的風頭。
“國慶,你之前不是不想回下崗村參加嗎?咋又改變主意了呢?我還以為你不回去了,發言稿我都擬好了。”
其實,老支書並沒有擬好發言稿,他故意這麼說是不想讓李國慶搶了他的風頭。
年紀大了,都講究有始有終,他也是想借助這次活動,來讓大家回憶起他曾經的“豐功偉績”。
雖然他的豐功偉績也沒有多少件,不用五個手指都數得清,但是人生在世總得美名揚一次。
李國慶隻好搖頭道“那算了。”
“國慶,咋就算了呢?除了發言以外,你可以提一個。”
李國慶是想借助這次發言的機會,來增強村民們的信心,為以後在村裡建魚塘做準備。
“我就沒啥可提的,最近我正在辦理貸款的事,信用社那邊會派人到村裡,了解我的一些情況,還希望老支書能幫美言幾句。”
老支書最喜歡彆人求,特彆是李國慶。
當初李國慶想在村裡建磚廠,二人還在村裡鬨起了矛盾,現在好了,李國慶居然主動開口,要求他幫忙。
隻是這次跟上次不一樣,現在以李國慶的身份,老支書還想仗著他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
倒數第一村支書這個頭銜,他已經戴了好多年,希望能通過李國慶來提高自己的正麵形象。
“國慶啊,你就不要這麼見外,有什麼需要幫忙了,你就儘管開口,我老了,要退休了,在這個職務上,也做不了多久了。”
“我也沒啥要求,隻要不把我以前那些醜事說出來就行,如果貸款能順利辦下來,我就想辦法村裡的路。”
俗話說得好,要想富先修路,隻要路好走遲早能出頭。
這可是老支書多年來的想法,為了修路的事情他和上崗村的支書沒少奔波,但是最終是因為資金問題,一直沒有落實到位,所以就造成進村的路坑坑窪窪。
下雨天,村民們寧可走路也不願意乘坐手扶拖拉機,每十米一個坑,填了又填。
上次李國慶和王小雨用三輪車推自行車的時候已經深有體會。
老支書的心在這件事情上跟明鏡似的,但是卻當做沒看見,隻要村裡不出現大問題,他都覺得是自己領導有方。
“國慶,你就放心好了,上次我叫你回到村裡說服鄉親們,為你說好話你都不願意,還是我挨家挨戶去跟他們說明情況,要不然那個記者怎麼會寫出這麼好的文章?”老支書一臉求誇獎的樣子說道。
看來還是老將出馬,一個頂倆。
也多虧有了那份報紙,才讓李國慶的名氣有了進一步的提升。
“還是老支書領導有方啊,得多虧有你,要不然村裡遲早出事。”
“那可不是,要不然你以為王明發怎麼會選你做翻譯?還不是因為你有名氣。”
“嗐!啥名氣?都比不過老支書會做事。”
聽到李國慶這麼誇獎,李國慶哈哈大笑起來,臉上的褶子又更加深了。
緊接著兩人開始聊起河壩竣工活動上的流程。
突然,李有發從遠處過來打了一聲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