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慶對王小雨的第一印象很好,因為她身上有一種與他初戀非常相似的氣質。
這種清新、純真的感覺,仿佛讓人回到了過去那段美好的時光。
但自從上次王小雨在周盛家大吵大鬨之後。
李國慶心目中的那個溫柔女子形象開始崩潰。
他認為王小雨已經不再是他想象中的那麼溫柔可愛了。
而對於劉大誌克扣辣椒這件事,李國慶認為一定和王小雨有關係。
畢竟,為什麼這麼多客戶中,隻有他的原材料被扣留了呢?
這讓李國慶感到非常疑惑和困惑。
為了弄清楚情況,李國慶決定不直接去找王鐵柱問清楚,而是悄悄地找了一些大坪鎮的小道消息的人幫忙調查。
這些人對鎮上的各種事情都有著敏銳的洞察力和廣泛的信息渠道。
經過打聽,令李國慶沒想到的是,打聽到的結果竟然和王鐵柱說的完全一樣。
這讓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他開始意識到,自己一直以來對王小雨的看法可能存在偏差。
或許,王小雨並不是表麵上看起來那麼簡單。
她似乎隱藏著更深層次的目的和動機,而這些目的和動機與他所追求的商業利益並不完全一致。
麵對如此複雜的局麵,李國慶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他深知,這次事件不僅關乎到自己的聲譽和生意,更可能對整個行業產生重大影響。
因此,他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計劃和策略,以應對這個突如其來的挑戰。
首先,他需要思考如何保護自己的生意不受影響。
這意味著他要迅速采取行動,確保供應鏈的穩定,防止競爭對手趁虛而入。
此外,他還要考慮如何應對媒體的關注,避免負麵新聞進一步損害形象。
若如他們所說,劉大誌與王小雨之間有過曖昧,那劉大誌和孫慶理應是情敵關係,可他們卻合起夥來乾同一件事情,實在讓人意想不到。
不過,李國慶目前並不想在這件事情上過多糾纏。
他最要緊的任務是把羅非魚管理好,賣出個好價錢。
罐頭廠隻是他的一個小副業,真正的重心還是養殖業,他要借此打開市場。
他太急需用錢了,而眼下的情況也讓他不得不精打細算。
他想到如果要放棄一些產業,首先放棄的肯定是罐頭廠。
畢竟罐頭廠隻有一條生產線,而且機器還是二手的,過不了多久肯定會出問題。
趁著現在機器還能乾活,先把該賺的錢賺到手再說。
翠花的話也不無道理,應該遠離王小雨。
可李國慶又擔心,一旦自己對王小雨愛搭不理,王小雨衝動起來在村裡動手腳,那可就是大麻煩了。
他甚至想到,萬一王小雨在魚塘裡投毒,那損失可就不隻是一點點了。
上次因為魚飼料被做手腳的事情就已經損失慘重,現在魚好不容易養大了,若再出岔子,那可真是滅頂之災。
欠銀行的錢還不上,魚苗的錢也付不起,這下可就真真正正地變回貧困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