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才離開辦公室之後,李國慶一個人坐在辦公室裡,思考著工業園未來的發展。
雖然是穿越過來的,但要想在最短時間內完成計劃也並非易事。
要人才難,要資金難,還要提防被人算計,更是難上加難。
不過,李國慶有信心把事情處理好。
現在的他雖然麵臨著一堆問題,但好在也經曆過一些事,不再像以前那樣做事衝動。
眼下擺在他麵前的有幾件緊要之事:第一,先找出昨天晚上吸煙的那幾個人,確認是不是康輝他們;第二,產業園賬上的事情也要提防著;第三,要加快步伐,在清北站住腳跟。
正當他陷入沉思時,娟姐來了。
自從上次跟李國慶見麵之後,娟姐私底下打聽了一些事情。
今天趁著有空路過工業園,便順道進來找他。
李國慶抬頭一看,見是許久不見的娟姐,連忙熱情地招呼道:“娟姐,是你呀?今天咋有空來找我?”
娟姐笑容可掬,胖胖的臉蛋上紅撲撲的蘋果肌格外顯眼。
她笑嗬嗬地對李國慶說道:“我是剛好路過,你姐夫還在外麵等我呢。不想讓他知道我來找你,今天主要是想跟你說說關於大字報的事情。我已經知道是誰乾的了,所以特地來告訴你。”
李國慶趕緊請娟姐坐下。
娟姐擺手推辭道:“不了不了,我今天走得滿頭大汗的,就不耽誤你時間了。我就是來告訴你是誰做的就行。”
國慶盛情邀請道:“娟姐你還跟我客氣啥?彆看我這辦公室是新裝修的,平時來的人也不多,你不用這麼拘謹。坐下來聊吧,看你滿頭大汗的。”
說完,李國慶順手把綠色的落地扇打開。
娟姐見李國慶對自己這麼客氣,連連道謝:“國慶啊,我今天真的隻是說幾句就走。那個貼大字報的事是一個叫張華的人做的。”
國慶一聽,娟姐說的居然跟劉大誌說的一樣,不禁問道:“你確定是張華做的?”
娟姐斬釘截鐵地回答:“那是當然!我可是調查得很清楚的。這件事情非常可靠,就是他做的,聽說他最近剛被放出來。”
李國慶沉思片刻。
若是張華做的,他覺得沒這個必要。
因為當初私底下也跟張華有過交情,像這種事情如果不是有人指點,按張華的性格是不會去做這些沒有利益可圖的事的。
李國慶點點頭說道:“嗯,我相信你。但我不理解他為啥要在我的廠門口貼這些大字報,說工業園不合法不合規。這對他有啥好處嗎?”
娟姐笑嗬嗬地說道:“這個我可沒仔細打探。我隻是知道這件事情是他去做的,至於跟誰一起做這個我就不知道了。”
李國慶對娟姐今天的到來表示感謝:“娟姐,謝謝你大老遠來把事情告訴我。我都不知道該如何感謝。這樣吧,你有啥需求儘管說出來,如果我能幫上的,一定會幫你。”
娟姐其實一直就等著李國慶這句話。
自從她知道工業園是李國慶出麵建成之後,心裡就一直盤算著,想和丈夫一起承包工業園的運輸業務。
這樣就不用到處瞎忙活,賺錢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有一份固定收入。
現在聽到李國慶答應得這麼爽快,而且還是主動提出的,娟姐馬上變得不客氣起來:
“我其實也沒啥大事需要幫助。隻是你知道的,最近沒啥貨可拉。我和你姐夫就尋思著,能在你們工業園這裡搞點運輸,你看成不成?你姐夫之前跑過長途,對路線各方麵都熟悉,就希望你這邊能給點貨拉拉。”
李國慶一聽,立即答應道:“行,沒問題!不過現在工業園的貨還不多。娟姐你可要想好了,我這裡剛剛起步,可不像那些老廠子那樣有那麼多貨要拉。如果你們確實想跑運輸,我建議你們先去糖廠那裡拉一下甘蔗看看。”
娟姐搖頭道:“我們可不想去拉甘蔗。上一次幫糖廠運甘蔗種子,那錢到現在還沒付呢。後來那個許廠長被抓了,我現在手上還有幾張白條。家裡還有小孩要上學,老人要養活,各方麵都要支出。這車也剛買不久,真是耽誤不起。這車每天都要有收入才行。”
李國慶一聽到大坪糖廠居然打白條,有點不敢相信。
畢竟是國營廠,怎麼能打欠條呢?
趕緊追問道:“娟姐,糖廠啥時候開始不給你們付錢了?”
娟姐想了想後說道:“已經有好幾個月了。去年也有過,不過都是一些小錢。現在很多農民都不願意種甘蔗了。有些農民拉甘蔗到廠裡,也是打白條。”
李國慶恍然大悟:“難怪許廠長這麼有錢,還在外麵養女人,原來都是從農民手裡克扣下來的。”
他還是有點納悶:“這些人都那麼平靜呢?也不去政府那裡鬨。”
娟姐一聽,搖頭道:“咋反映?地裡麵還有甘蔗呢。好像農民都擔心,萬一哪天廠裡不收甘蔗,他們手上的甘蔗可真的就賣不出去了。雖然是白條,但好歹以後也會認賬。”
李國慶堅決地說道:“不行!這件事情必須要儘快處理。大夥兒種甘蔗都是為了拿錢的,這打白條算咋回事嘛?”
娟姐苦笑道:“唉,我們也是很無奈的。現在不是換了新任廠長了嗎?那個姓陸的剛剛上任,好些賬他都不知道。你說叫我們咋反映?”
娟姐說的話也有道理,上一任的賬,這一任不認的多了去了。
不過能知道這個消息還是不錯的。隻可惜這些農民太老實了。
李國慶此刻心裡有了底。看來要想讓農民發家致富,單靠養魚還不行,要發展一些經濟作物。否則像糖廠這樣打著白條,農戶手上沒錢,小孩上學也是個問題。
看著娟姐感激的樣子,李國慶的內心也不是滋味。
這應該就是廣大勞動人民那種樸實之情吧。
雖然這種事情不應該歸他管,但既然他打算為農民做些實事,那麼這件事情就不能不理,必須去了解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