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互相傷害阿。”葉準很天真的問,程俊材伸出魔掌“這叫互相傷害。”
兩人直接開始互掐,用的都是詠春小念頭的招式。直到旁邊的葉問輕咳一聲,兩人又開始站馬。
吃過午飯的下午時分,是程俊材的練武時間,由葉問直接指導,就像之前說得名義上是一起練習、討論,實際上是葉問指點他,雖無師徒之明,確有師徒之實。
有得時候,葉準會一起跑來練。葉問似乎對督促葉準練功,非常不積極。他愛練就練,不像他小說裡麵看到的門派那樣,當爹的恨不得自己的兒子學會自己一身本身。
對程俊材不太嚴格,程俊材還可以解釋說,自己不是入門弟子。對兒子也這樣他就不太理解了。
“葉師父,準兒這樣好嗎?你不打算把一身本事教給他嗎?”“準兒喜歡就練,不喜歡就算了。牛不喝水強按頭嗎?”
“喔。”過了一會,程俊材又問,“那師父阿,詠春絕學失傳了怎麼辦?”“練詠春的又不隻我一個,怎麼會失傳呢?你還是先把樁站好,再想其他。”
“至少要站多久才算入門阿?”“一個時辰。”聽到這話,讓程俊材差點腿軟,一個時辰就是兩個小時。要他這樣站兩個小時,好無聊。
可是他知道,練功就是這樣無聊。不耐得住苦悶,反覆把一個動作練到深入骨髓,習慣成自然,算不得練武。
“又走形了。”一閃神,程俊材動作又走樣了,連忙調整動作。葉問看得搖頭,帶著程俊材麵壁。
“把拳頭按在牆上,用力。以後就這樣練,從拳麵發力,感受拳力是不是由拳麵、肘最後到腳後跟。”
看到程俊材實在站不下去,葉問換了一個方式教,順帶教了他日字衝拳。讓他用日字衝拳,順帶練習站馬。這樣比剛剛呆站強多了,程俊材練習起來比較有動力。
跟葉問學習,真的顛覆程俊材很多觀念。因為葉問不是一個傳統上那種,對徒弟非常嚴格的師父,教徒弟很靈活、不死板。
譬如,知道程俊材有學問,他教程俊材站詠春的二字鉗羊馬,是這樣說得“身體要保持三角形結構,這是詠春基礎。因為三角形是最穩固的結構。”
這話聽得程俊材一愣一愣的。
葉問能成為一代大師,武功可能不是最高,但是大概是最會教徒弟。因為他不死板,麵對不同得人,總能用不同的方式讓他理解。
就力學上來說,三角形確實是最穩固的。不知道當初創始人嚴詠春,懂不懂這個道理。還是隻是本能的這樣做。
隻是,內八字的站姿…難怪會被嘲笑女人拳。當然這不重要,能打就對了。
“師父阿,我能不能說話。”“你不是已經說了一下午?”“嘿嘿,這不是怕打攪你嗎?我們詠春,有沒有什麼不傳之秘阿,什麼絕招那些?”
“沒有。如果你想學什麼氣功、點穴,那我沒辦法指點你。我也不會,我師父也沒教過。”
以為程俊材想問有沒有這類的功夫,葉問很坦白“所以我不收徒弟。很多人都想學什麼氣功,點穴,至少我是沒見過有誰會的。”
原來這年代已經有氣功和點穴的說法了。
程俊材轉念一想,也對阿,從沒聽誰說,點穴和氣功、內功是金庸發明的。可能很早就有這樣的想法流傳下來。隻是,他想問的又不是這個。
“師父,聽說詠春有絕招八斬刀和六點半棍法,我能學嗎?”“可以阿。不過等你把前麵基礎打好再說。”
阿?
本來是抱持著隨口聊天,打好關係的態度,卻沒想到葉問這麼好說話。這不是詠春不傳之秘嗎?
不是應該傳子不傳女,傳媳不傳婿嗎?
“為什麼?現在不教你,是因為貪多嚼不爛。”“可是,師父,這不是應該慎選徒弟嗎?萬一我出去做壞事怎麼辦?”
“那自然有警察製裁你。什麼年代了,刀、棍難道還強過手槍。再說,就算你沒學會這個,隻要當過我一天弟子,為惡難道就不算我的嗎?”
這回答真讓程俊材傻眼。不是說這是詠春不傳之秘嗎?連李小龍都沒學會。
確實,槍比武術還好用。我還要學下去嗎?
程俊材保持著這樣懷疑的態度,想要偷懶了,想找藉口偷懶,結果很快就被事實打臉。
“哇,師父,你還說手槍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