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聽說過有哪個漫畫家轉職搞動畫電影,還大獲成功的嗎?”
“老皮算嗎?”
“老皮不算吧,他雖然是動畫導演,也會畫漫畫,但他的漫畫,是完全為了動畫服務。”
“漫畫家搞動畫電影,類似於電視導演要拍電影,不過難度上無疑更誇張。”
“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動畫電影這幾年不景氣啊。”
“隨著特效技術的提升,觀眾越來越不愛進電影院看動畫電影了,隻有那幾個頂級的動畫電影公司還能對觀眾保持吸引力,畢竟那幾家的動畫電影,做的是真好看,比真人電影還好看。”
“難道他能比那幾個動畫公司做的還好?”
“這種時候,他就應該好好當自己的漫畫之神嘛,錢也沒有少賺,乾嘛冒險趟這個渾水?”
……
是的。
動畫電影這幾年越來越不景氣了,很多從業者都開始轉行做其他工作了。
主要是那些特效大片的衝擊
有得選的情況下,那些畫麵華麗到爆炸的特效大片,對觀眾的吸引力遠遠大於動畫電影。
甚至於在很多人的認知中
動畫電影,好像就是動畫片而已。
既然都是動畫片,在家看看《哆啦a夢》不香嘛?
就算有人專門去看,也肯定是為了讓孩子開心,畢竟孩子對動畫,有著天然的熱情。
而支撐這個行業發展的動力,主要是周邊。
如果周邊賣的火,那就算動畫票房虧損也可以從周邊收益中得到彌補。
是以。
這幾年的動畫電影,基本都是衝著周邊去做的。
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影子隻是想賺錢,壓根就沒必要搞什麼動畫電影。
……
而對於外界的聲音,林淵並沒有太過理會。
開玩笑。
自己跟係統兌換的那些動畫電影,可都是地球上膾炙人口的經典大作。
誰說動畫電影不如真人電影?
雖然市場蛋糕,確實相對要小一點,但蛋糕小就意味著分蛋糕的人不多。
歸根結底隻是因為
大多數動畫電影從業者都做不出足夠精彩的作品。
事實上。
哪怕是在地球,真人電影的市場,也是碾壓動畫市場的。
這個林淵承認。
不過動畫電影始終存在,且隔三岔五的,就會冒出一部爆款,紅透半邊天的那種。
西方有迪士尼之類。
東方有霓虹的宮崎駿新海誠等人。
哪怕國內,也有《大聖歸來》之類作品。
再者說了。
動畫電影製作難度高且風險大,可藍星不照樣有幾家動畫電影公司瘋狂占有這塊市場嗎?
林淵已經了解過了。
藍星一共有五家堪稱非常厲害的頂級動畫電影公司,他們在動畫電影圈的地位,幾乎都不弱於地球的迪士尼!
動畫電影市場,一直被這五家公司瓜分。
動畫電影圈的人絕對想不到,林淵做動畫電影除了是想要讓影子和羨魚楚狂齊名外,最大的目標就是這五家公司!
林淵要從這五家動畫電影公司手中搶蛋糕!
既然這五家公司能夠做出讓全世界都喜歡的動畫電影,那林淵也有把握做出來!
追影?
真的是影子要追趕楚狂和羨魚嗎?
或許未來的某一天,人們再回頭看這個公司名字,會有另外的理解,那才是這個公司名的正解。
當然。
在此之前。
首先林淵要想好追影的第一部動畫電影應該做什麼。
這部?
還是那部?
要不就這個吧!
林淵掃視自己係統倉庫中采購到的作品,終於選中了追影的第一個目標。
機器人,瓦力!